1、新生兒生后1周就可以再室溫23-24℃左右,水溫在37-38℃的條件下洗澡(以家長的肘部或手背感到不燙為宜)。
2、洗澡時要先洗頭,托住寶寶的頭部,用兩手指分別按住寶寶的兩個耳孔(臉在洗完澡以后洗)。洗澡時的大忌諱是讓寶寶的耳鼻口進水。
3、給寶寶洗澡時要注意查看全身皮膚,尤其是背部、臀部等受壓部位有無紅腫、發炎等現象。發現皮膚有異常應當及時帶寶寶去就診。
4、如果寶寶的臍帶還沒脫落,要上下身分開洗,以免弄濕臍帶,引起炎癥。
5、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要超過十分鐘,洗澡水一涼寶寶就容易感冒。
6、夏天的話最好每天給寶寶洗澡,出汗多的話就增加一些頻率。到了冬天,一周一次就可以了。寶寶的皮膚上有天然保護層,洗得過于頻繁會被破壞。
7、給寶寶做清洗工作以前,媽媽首先要洗干凈自己的雙手。
8、.新生兒洗澡不必過勤。新生兒排泌的汗液有限,不必每天都洗澡,熱天隔天洗一次、冷天隔兩天洗一次即可。
9、洗澡過程中,應始終注意用手掌托住嬰兒頭部,防止發生頸椎意外。
10、不宜洗澡的時間:洗澡的時間最好在喂奶前。喂奶后洗澡不僅影響消化,也有可能造成幼兒嘔吐。通常上午10∶00~下午3∶00間為一天最溫暖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最適合替寶寶沐浴。
11、避免淋�。�3歲以下的小寶寶并不能自行控制水溫,為避免幼兒因過冷或過燙的水受到傷害,父母替寶寶準備盆浴較為適合。
12、時時注意寶寶:洗澡的過程中溫柔地跟寶寶說說話,千萬不要單獨讓寶寶一個人在浴室中,以免幼兒獨自玩水,而發生溺水、跌倒或是燙傷的意外。
不給新生兒洗澡的習慣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北方農村很普遍。他們認為,給新生兒洗澡會使寶寶著涼受風、得病。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新生兒皮膚嬌嫩,角質層薄,皮下毛細血管豐富,防御機能差,加上新生兒出生后,全身皮膚覆蓋有一層胎脂,易分解為低級脂肪酸刺激皮膚而發生糜爛,另外新生兒皮膚易受汗液、大小便、灰塵、奶汁的刺激而發生炎癥等。一旦皮膚破損,細菌便乘虛而入,導致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清潔皮膚是新生兒護理不可忽視的一件事,而清潔皮膚的最好辦法是洗澡。
經常洗澡不僅能保持新生兒的皮膚清潔,而且洗澡可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增進食欲,有益睡眠及促進新生兒的生長發育。洗澡是除母乳喂養之外,又一次增強母子親情的好機會,更重要的是趁洗澡時,可以全面觀察小寶寶全身情況,有利于及早發現問題并進行處理。
一般新生兒生后1~2天就可以洗澡。新生兒洗澡最好安排在吃奶以前,嬰兒吃完奶后容易睡覺,即使不睡,也因喂奶后小兒胃腸活動增加易吐奶,感到不適。
相關知識點
新生兒吐奶護理要點 | 新生兒吐奶癥狀 | 寶寶受涼吐奶護理要點 | 寶寶受涼吐奶癥狀 | 嬰兒大便次數護理要點 | 嬰兒安撫奶嘴選用要點 | 春捂秋凍護理作用 | 嬰兒頭部按摩手法護理作用 | 嬰兒曬太陽正確做法 | 嬰兒不大便原因 | 寶寶皮膚過敏癥狀 | 嬰兒大便次數正常情況 | 母乳性腹瀉護理要點 | 春捂秋凍護理步驟 | 嬰兒理發的護理步驟 | 尿布疹的護理步驟 | 新生兒大便顏色注意事項 | 嬰兒溢奶注意事項 | 新生兒大便顏色護理要點 | 嬰兒理發的正確做法 | 臀部護理正確做法 | 手足口病 | 月經不調的原因 | 宮外孕 | 葡萄胎 | 寶寶長痱子的護理步驟 | 寶寶長痱子的癥狀 | 寶寶長痱子注意事項 | 寶寶長痱子護理要點 | 嬰兒吹空調護理作用 | 新生兒吐奶注意事項 | 寶寶大便干燥注意事項 | 寶寶大便干燥護理要點 | 寶寶大便干燥原因 | 新生兒便秘注意事項 | 新生兒便秘護理要點 | 新生兒便秘癥狀 | 嬰兒撫觸注意事項 | 寶寶大便綠色護理要點 | 嬰兒撫觸護理要點 | 嬰兒撫觸護理步驟 | 嬰兒曬太陽護理步驟 | 嬰兒曬太陽注意事項 | 嬰兒曬太陽護理要點 | 寶寶大便綠色注意事項 | 嬰兒大便次數注意事項 | 給新生兒洗澡的正確做法 | 尿布疹的護理要點 | 寶寶皮膚干燥的注意事項 | 寶寶皮膚干燥的護理要點 | 寶寶皮膚干燥的護理步驟 | 嬰兒頭部按摩手法注意事項 | 換尿布的正確做法 | 新生兒大便顏色喂養要點 | 嬰兒溢奶護理要點 | 新生兒大便次數注意事項 | 新生兒大便次數護理要點 | 新生兒大便次數喂養要點 | 嬰兒大便顏色注意事項 | 嬰兒頭部按摩手法護理要點 | 嬰兒頭部按摩手法護理步驟 | 嬰兒大便顏色護理要點 | 胎毒注意事項 | 嬰兒不大便注意事項 | 換尿布的護理步驟 | 新生兒洗澡的護理步驟 | 春捂秋凍護理要點 | 嬰兒理發護理要點 | 尿布疹注意事項 | 寶寶吃奶睡覺護理要點 | 寶寶吃奶睡覺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