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嬰兒添加輔食是從添加米粉開始的。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夠完善,所以在添加米粉時要注意適量,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那么寶寶幾個月添加米粉呢?
寶寶幾個月添加米粉
嬰兒米粉是輔食中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嬰兒米粉采用優質大米為原料經過粉碎、研磨、高溫殺菌等十幾道工序并強化鐵、鋅、鈣、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素科學精制而成,以滿足嬰兒不同階段的營養所需,為保持嬰兒的營養全面均衡,喂食嬰兒米粉按照國際慣例通常分4—24個月、6—24個月、8—24個月三個階段進行。
小寶寶吃米粉,像我們大人吃飯一樣,是為了消除饑餓、補充能量。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添加嬰兒米粉的同時,還應堅持母乳或配方奶喂養,兩種形態的食物在這個階段是同等重要的。
寶寶長到4—6個月時,應該及時科學添加輔食,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嬰兒米粉。對添加輔食的寶寶來說,嬰兒米粉相當于我們成人吃的主糧。它的主要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是一天需要的主要能量來源。
嬰兒米粉是以大米為主要原料,以白砂糖、蔬菜、水果、蛋類、肉類等選擇性配料,加入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加工制成的嬰幼兒補充食品,供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粉不能滿足營養需求以及嬰兒斷奶時食用。嬰兒米粉相對更加純凈、科學,更加接近成人食品。而隨著現代科學工藝的提高,大多嬰兒米粉的營養元素也越來越加全面、豐富,同時也越來越接近母乳營養。比如除鈣、磷、鐵、碘、鋅等常規元素外,還加入了維生素A、D、E、維C、B族維生素以及母乳中所特有的葉酸、泛酸等。
給寶寶添加輔食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輔食越細越好。
很多新媽媽知道寶寶的輔食要從流質食品慢慢到半流質。所以一般來說,輔食的細碎程度要慢慢的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慢慢變換。在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也還沒有長牙的時候應該給寶寶吃夠爛的食物,因為寶寶不能咀嚼。可是當寶寶長大的時候,差不多長牙之后就不用做的太爛,不用太細,這是為了促進寶寶的咀嚼能力,還有咬東西的力量。
一般寶寶一歲以后就可以吃一些比較軟的飯,或者是餃子混沌等,還有燉得爛爛的肉也是可以吃的,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咀嚼能力。而且一歲左右寶寶的牙齒也長了不少,這樣就可以鍛煉寶寶的咀嚼、吞咽還有咬東西的協調能力,還有鍛煉寶寶的舌頭和頜面肌肉的發育,對寶寶以后開口說話也是有一定好處的。
誤區二:輔食最先添加蛋黃。
大部分新媽媽給寶寶添加輔食都是從蛋黃開始的,因為蛋黃比較有營養而且蛋白質豐富,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較高。但是其實給寶寶添加輔食應該從純米粉開始,因為純米粉比較好消化吸收,而且也不容易引起寶寶過敏。有些寶寶剛開始吃蛋黃的時候會有過敏的現象。所以蛋黃可以等到寶寶的腸胃發育好點的時候,大概六七個月的時候再添加。
誤區三:米粉和牛奶混著吃。
有些寶寶喜歡吃米粉而不喜歡吃牛奶,新媽媽為了讓寶寶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選擇將米粉和牛奶混合在一起給寶寶吃,這樣就兩樣都吃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給寶寶添加糊狀的輔食是為了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和舌頭的活動能力。如果和牛奶一起吮吸就不能鍛煉到寶寶的吞咽能力,對以后吃東西有一定的障礙。而且牛奶或者是奶粉都有一定的配方成分,沖泡的溫度和方式也有一定限制。如果和米粉混著,往往會降低奶粉的營養成分。
誤區四:給寶寶吃加鹽的食物。
很多家長在吃飯的時候可能喜歡把自己吃的東西咬碎了再給寶寶吃。這樣是很不好的。不說衛生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成人的食物中有加鹽,哪怕只吃一點點也是會吃到鹽。一般一歲以后才可以給寶寶吃很少的鹽,如果太早給寶寶加鹽的話寶寶的腸胃會有一定影響,甚至是誘發高血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