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使用奶瓶給寶寶喂奶的時候會發現,有時候寶寶常常會出現啃咬奶嘴而又不喝奶的現象,家長自然是非常擔心的,擔心寶寶不能夠吃飽而影響了發育。導致寶寶咬奶嘴而不喝奶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家長應該查明原因,對癥處理。那么,嬰兒咬奶嘴不吃奶的原因有哪些?
嬰兒咬奶嘴不吃奶的原因
很多家長在給寶寶喂奶的時候會發現寶寶常常會出現要奶嘴卻不喝奶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長牙便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長牙期的寶寶常常會咬奶嘴幫助舒緩牙床疼痛如果寶寶是因為牙床痛想咬東西而咬奶嘴的話,可以給他買原料無毒的磨牙棒或牙膠,來緩解牙齦腫脹的感覺。冰涼的牙膠、小蘿卜、冷凍過后的蘋果切片或小手帕,也能幫助舒緩寶寶的不適。如果咬奶嘴的原因是因為寶寶感冒,就要把他豎立抱起,幫助寶寶呼吸順暢,緩解不適。
如果是正在長牙的寶寶含著奶汁睡覺,食物很容易在口腔里發酵,腐蝕牙齒,形成蛀牙。 正確做法:幾個月的寶寶吃幾口睡著了的事經常發生,這時媽媽可以用手輕輕捻捻寶寶的耳朵,讓寶寶繼續吃,直到吃飽。如果寶寶受到騷擾也不醒,就先安頓寶寶睡下,當寶寶醒了有吃乳要求時再喂。
使用安撫奶嘴好嗎
安撫奶嘴可避免過度喂養、戒夜奶:寶寶哭鬧未必都是饑餓所致,有時候是吸吮沒有得到充分地滿足,對這種吸吮欲望特別強烈的寶寶,可以使用安撫奶嘴(國外寶寶普遍使用),否則在寶寶不停哭吵的情況下,家長往往認為寶寶沒有吃飽,無形中會給寶寶過度地喂養,長此下去會帶來很多弊端。
從寶寶出生到2歲左右進入了口腔期,寶寶通過嘴巴的吸吮,會幫助寶寶轉移緊張情緒,提升安全感,除了用吸吮的方式來進食維持生長發育之外,更可經由吸吮的動作促進唇與舌頭附近的觸覺,進而得到滿足的快樂感覺。
寶寶在不停吮吸奶嘴時,空氣會隨著寶寶的吞咽動作從兩側嘴角進入口腔和胃里,當胃承受不了空氣容量時就會出現收縮,引起小兒溢乳;同時寶寶胃腸道也會條件反射地跟著頻繁蠕動,易使寶寶發生腸痙攣,引起腹痛等。這些現象都跟奶嘴的使用頻率過多有關,只要家長控制好寶寶的吮吸奶嘴頻率適中,就不會出現上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