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出牙或者是口腔內有炎癥的話,就容易流口水,一旦口水流上衣服上,就很難清洗。所以我們就得給寶寶準備一個圍嘴,既可以接口水,而且還可以接寶寶所掉的飯粒,一舉兩得。寶寶圍嘴在市面上有銷售,不過有的媽媽想自己做,那如何做寶寶圍嘴?

如何做寶寶圍嘴
所需材料(圓形):
布A寬21cm*長21cm
布B寬21cm*長21cm
斜裁布條(滾邊用)寬1.1cm長75cm
所需材料(云形):
布A寬21cm*長17cm
布B寬21cm*長17cm
斜裁布條(滾邊用)寬1.1cm長75cm
小竅門:
口水巾中最好縫一塊有拒水性的布,這樣就不會把口水巾下邊的衣服弄藏了,新生兒到一歲都可以使用(給新生兒做的話推薦用雙層紗布),布料用小塊布就可以了,也可以用毛巾

面料推薦:
雙層紗布,針織布,棉布、人造棉、蜂巢布、壓層布
成品尺寸:寬19cm長19cm
預計制作耗時:1-3小時
制作方法:
1、把紙樣沿著縫份剪下,把剪好的紙樣放在布A和布B上,用珠針固定,再把布剪好;剪好后,在布的內側用畫粉畫出需要用縫紉機縫線的記號。
2、在布A表面刺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繡好后把線頭剪掉,在布的背面貼襯固定(如果無需繡花此步可省略)。
3、使布A和布B正面相對,把圖中所標的虛線部分縫合,縫線在領口部結束,把手伸進去,把正面翻出來,調整形狀。
4、把斜裁布條對折,連著的那頭對準口水巾的中間,使左右的長短一致,把布條展開,把布B和布條縫在一起,然后再把布條沿著邊緣折起來,折到布A那面去,領口旁邊的帶子部分也折,折好后縫線。帶子的兩頭折進去1cm,把縫份藏起來,就完成了。
小兒流口水可運用以下治療辦法
1.生白術9克,益智仁9克,加水煎30分鐘,剩一小碗藥汁,放入適量的白糖,每日一劑,日服2~3次。

2.綠茶2克,白術12克,甘草3克。后兩味藥加水600毫升,煮沸10分鐘,加入綠茶,分3次溫服,復泡再飲,每日一劑。
3.竹葉7克,陳皮5克,大棗5枚。將上藥煎水,分兩次服。每日一劑。
4.桑白皮10~20克。將上藥加水100毫升,煎至60毫升,分2~3次口服。每日一劑,5劑為一療程。
5.雞內金、生黃芪各10克,益智仁、白術各8克。將上藥水煎,每日一劑,分3次口服。4劑為一療程。
6.吳茱萸、鹽附片各5克,面粉10克。前兩味藥研細末,加入面粉,用醋調成干糊狀備用。取上藥貼于兩足心(涌泉穴),用紗布扎緊,臨睡前貼,翌日除之。
7.吳茱萸3份,天南星一份。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粉15克,用陳醋調成糊狀,敷貼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紗布扎緊。每次敷貼12小時,一般3或4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