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的外形有點像餃子,但是與餃子有很大的區別,餃子主要是注重蘸料,而餛飩則是注重的湯料。餛飩皮薄,煮熟之后有種透明感。煮餛飩耗的時間要短,煮水餃要達到三沉三浮的效果。當然,兩種食品的口感不同,做法不同,那餛飩怎么做好吃?

餛飩怎么做好吃
蝦肉餛飩
原料:蝦、餛飩皮、雞蛋、鹽、蔥、姜、油
做法:
1. 新鮮明蝦剝掉蝦殼,去掉蝦腸子,用剪刀剪開背部剔除,用蔥姜料酒腌制。
2. 用刀背將蝦剁成蝦泥,放入鹽、蛋清、橄欖油,攪拌上勁。
3. 取一張餛飩皮,放上一點餡,用手包起來輕輕一捏,餛飩就做好了。
4. 燒開一鍋水,下入小餛飩,待水滾開,小餛飩都浮上水面,即可撈出。
鮮肉餛飩
原料:豬肉、餛飩皮、鹽、雞精、蔥、姜、生抽、胡椒粉
做法:
1. 涼開水1/3碗,加入姜絲,蔥段,用手抓捏出汁制成姜蔥水;豬肉餡分次加入姜蔥水,每次順時針攪拌均勻,加入鹽、雞精、生抽少量順時針方向攪拌均勻。
2. 餛飩皮上沾點水,放少量肉餡,對角折再左右向中間折即可。
3. 鍋內燒開水,放入餛飩,餛飩熟即可撈起。
4. 煮餛飩的湯加紫菜、榨菜碎、香蔥、鹽、雞精即可食用。

薺菜餛飩
原料:薺菜、豬肉餡、餛飩皮、蝦皮、紫菜、青蒜、鹽、醋、蔥、姜、料酒、香油、胡椒粉、豆豉
做法:
1. 薺菜剪去根部洗凈,放入鍋內焯一下,過涼水后撈出瀝干水份,薺菜剁成茸;肉餡用水攪打上勁,加入蔥、姜、胡椒粉、鹽、料酒調味,加入薺菜,倒入適量的香油調味。
2. 用餛飩皮把餡包成一個個元寶狀的餛飩,等水開后,下入餛飩,餛飩浮起盛入事先放有蝦皮、紫菜、胡椒粉、豉油、醋的料汁里,再澆上一勺熱湯,淋入香油,撒上青蒜末即可。
餛飩常見餡料
豬肉、蝦肉、蔬菜、蔥、姜構成最基本的餡料之選。菜肉大餛飩與鮮肉小餛飩曾是上海小吃店的基本選項。

起源于無錫東亭的無錫三鮮餛飩以鮮豬肉、開洋、榨菜為餡料。常州三鮮餛飩則以鮮豬肉、蝦仁與青魚肉為餡。豬肉、水產、干貨和醬菜的搭配組合也啟發了日后的餡料創新。廣東以肥、瘦豬肉、鮮蝦仁,加入大地魚碎及蛋黃、調味混成。
1990年代以來,連鎖經營的數家風味大餛飩店在上海出現,兼營堂吃與外賣。菜單中,各色醬菜、葷素時鮮、南北干貨紛紛匯入餡料,餛飩餡料的品種也得到大幅豐富與提升,諸如蓮藕叉燒鮮肉、臘肉山藥鮮肉、咸肉鮮肉、三菇鮮肉、荷蘭豆鮮肉、蛋黃香酥鴨、哈密瓜鮮肉、銀魚蛋黃、蝽子鮮肉、平菇蝦仁、松仁粟米鮮肉等等新鮮組合出現。牛肉、螺肉、雞肉、各色魚肉等水產、時鮮蔬菜水果、各色豆制品等等都可為鮮貨之選。干貨中,開洋、干貝、香菇、香腸、咸魚、咸肉、梅菜亦可入餡。醬菜中,尤以榨菜、大頭菜和蘿卜干受青睞。
還有一種調料就是家庭中沒有的,(調味香精)這也就是我們自己做的餛飩為什么沒有餛飩鋪子里面做的好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