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先不要給寶寶添加調味品,因為本身輔食當中就會有寶寶所需要的鈉、氯等,如果再添加調味品的話,就容易出現過量的現象,對寶寶的腎臟等造成傷害。所以寶寶添加醬油也要等到寶寶1歲之后,那寶寶吃什么醬油好?

寶寶吃什么醬油好
現在市面上有兒童醬油,所以寶寶吃兒童醬油比較好,但是也要等到寶寶1歲以后再給寶寶添加醬油。
醬油俗稱豉油,主要由大豆、小麥、食鹽經過制油、發酵等程序釀制而成的。醬油的成分比較復雜,除食鹽的成分外,還有多種氨基酸、糖類、有機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以咸味為主,亦有鮮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還能增添或改變菜肴的色澤。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在數千年前就已經掌握釀制工藝了。醬油一般有老抽和生抽兩種:生抽較咸,用于提鮮;老抽較淡,用于提色。
醬油是好幾種氨基酸、糖類、芳香酯和食鹽的水溶液。它的顏色也很好看,能促進食欲。 除了釀造的醬油外,還有一種化學醬油。那是用鹽酸分解大豆里的蛋白質,變成單個的氨基酸,再用堿中和,加些紅糖做為著色劑,就制成了化學醬油。這樣的醬油,味道同樣鮮美。不過它的營養價值遠不如釀造醬油。

寶寶添加調味品的順序
半歲時可以在輔食中添加植物油
脂肪是寶寶身體發育非常重要的能量物質,越小的寶寶對脂肪的需求就越大,因為他們需要足夠的熱量滿足成長的需要,同時適應外界環境。寶寶半歲之前可以從母乳中獲得足夠多的脂肪,但是半歲后母乳成分發生變化,脂肪含量降低,媽媽們就可以考慮在輔食中添加一兩滴油了。
并不是所有的“油”都適合寶寶,例如動物油就不能給寶寶吃,不利于消化且易導致消化性腹瀉。最適合寶寶的兩種植物油是麻油和橄欖油,其中麻油含有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也是大腦發育所需要的,它特殊的香味有益刺激食欲,還有潤便作用。
兩歲以后才能添醋
小孩子半歲前后是味覺發育的敏感時期,這個時候,應該讓孩子接受較為豐富的食物品種,感受不同食物的滋味,尤其應注意要讓孩子去品嘗食物本來的味道。這樣有利于他建立起對食物的正確感知、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有些家長以自己的口味來衡量孩子,認為加些醬油、醋,食物會更有味兒,其實這樣做,會使孩子對食物本身的感知發生偏差,也在無形中讓孩子適應了較厚重的口味,將來的飲食中偏向于對作料、添加劑的口味依賴,易出現偏食、挑食現象。
兩歲之后寶寶的味覺系統發育成熟,這時候可以給寶寶的食物中添加醋和醬油類調料,才能避免造成寶寶味覺遲鈍。家長們需注意,添加醋或醬油的量僅限于1-2滴,在初期食用時應仔細觀察寶寶,防治出現過敏現象。

吃糖一定要控制量
甜味是寶寶當之無愧是寶寶們最喜歡的味道,它的添加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有些醫生甚至建議在新生兒期就要給寶寶喂食葡萄糖水以去除黃疸。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攝入糖分過多,寶寶容易便秘,且更為重要的是糖分子會破壞寶寶的乳牙,導致齲齒等危害。
半歲以上的寶寶每天攝入糖分的總量盡量保證不要超過2克,糖果類盡量不超過2顆/天,吃過甜食之后要給寶寶喂白開水以達到清洗口腔的目的。
10個月以后可以添加鹽
鹽是我們日常飲食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調料,沒有鹽幾乎所有的食品都將失去意義。中國營養學會對6個月以內的寶寶,鈉的推薦量是200毫克,換算成鹽是 0.5克。一般輔食中原材料就含有少量鹽分,所有初期開始添加輔食的寶寶完全可以不用加鹽。在10個月后再開始添加每天不超過2克的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