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家長曾經都遇到過寶寶在晚上踢被子的“難題”。在睡覺前無論被子蓋得多嚴實,寶寶在睡覺的時候都容易出現踢被子的現象。在寒冷的冬天,寶寶踢被子很容易導致寶寶著涼而影響寶寶的健康。很多家長都為怎么預防寶寶踢被子而絞盡腦汁。那么,寶寶踢被子有什么妙招?

寶寶踢被子有什么妙招
為寶寶裹個“被中被”:鑒于寶寶睡覺愛翻滾的脾性,家長可以選擇法蘭絨或珊瑚絨的薄款小被子,特點是輕盈且保暖性好,可以將小被子裹在寶寶身上,寶寶即使翻滾幾次,被子還是能較好的裹在寶寶身上。如果天氣不是十分冷,可以給寶寶蓋兩層薄款被子,如果天氣較寒冷,那么薄款被子上最好再加個小棉被。

使用橡皮筋固定被子:取4根橡皮筋(或松緊帶),分別縫在被子的4個角上,縫制寬度與枕頭相同,橡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床欄的適當位置。這樣,孩子即使將被子踢開,被子也會因為松緊帶的彈性作用,馬上又回復到原位,重新蓋在孩子的身上。
使用睡袋代替被子:把寶寶裝進睡袋就不用擔心他踢被子了。建議媽媽們買那種袖子可拆卸的睡袋,可以隨時改裝成背心式睡袋,以適應各種睡眠習慣的寶寶使用。此外,別忘了檢查領口看是否有細致的小護墊包住拉鏈,可避免拉鏈接觸寶寶皮膚引起不適。
穿上小背心防止著涼:寶寶最怕肚子著涼,因此有媽媽建議給寶寶穿個保暖的小背心睡覺,以便更好地保護后背和腹部,但是最好選擇材質柔軟、貼身又不會太厚重的款式,否則不方便寶寶翻身和活動。
寶寶踢被子的原因有哪些
被子過厚或者過重而導致不舒適: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寶寶著涼而為寶寶蓋上了厚重的被子,這樣反而導致寶寶感到不適而出現踢被子的現象。如果被子蓋得太厚,衣服穿得太多,寶寶容易悶熱、出汗,就易踢被子。其次環境不舒適也容易踢被。

睡前大腦處于過度興奮狀態而導致踢被子:寶寶正處于發育過程中,神經系統還發育不全,如果睡前神經受到干擾,易產生泛化現象,從而讓腦皮質的個別區域還保持著興奮狀態,極易發生踢被子現象。因此,在睡前不要過分逗引寶寶,玩太興奮的游戲,不要嚇唬寶寶,不要讓寶寶看劇情刺激的動畫片。白天也不要讓寶寶玩得過于疲勞。
感覺統合失調:同時伴有多動、壞脾氣、適應性差和生活無規律等特點的“踢被”寶寶,寶寶踢被子有可能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大腦對睡眠和被子的感覺不準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