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米粉可以給寶寶補充能量和營養素,但是有時候寶寶不吃米粉怎么辦呢?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先不要著急,要循循善誘,可以選擇在寶寶饑餓時給寶寶喂米粉。如果寶寶實在不喜歡吃米粉,媽媽還可以給寶寶喂一些爛粥、爛面條等糊狀食物。
寶寶不吃米粉怎么辦
寶寶不吃米粉怎么辦?遇到這種情況先不要著急,先來了解一下寶寶不吃米粉的原因.1、舌頭吞吐反射,即當媽媽把食物用勺子給寶寶喂食的時候,寶寶會把舌頭伸出來,會把食物頂出來,媽媽可能就會認為寶寶不喜歡吃。建議媽媽先用小勺子喂水,當寶寶的舌頭伸出來的時候,用勺子輕輕的壓回去。2、寶寶的口味敏感,寶寶以前只適應了母乳的味道,其它都不喜歡,所以才會不喜歡。不吃米粉可以煮些小米粥之類的米湯喂哺,有些寶寶比較抗拒固體食物,可以慢慢來,在寶寶心情很好的時候喂一些糊狀食物。也可以買點奶米粉,或是在米粉中加點奶粉,以奶粉的味道為主,讓寶寶容易接受。同時,盡量鍛煉寶寶早點吃爛粥、爛面條等。注意粥和爛面條要燒得特別均質。
剛剛開始喂寶寶固體食物時,往往不是很順利,不要著急,要循循善誘。如在寶寶饑餓時喂寶寶固體食物,當寶寶吃下固體食物后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寶寶自己抓握食物吃,培養寶寶飲食樂趣,保持吃飯時專心等。當然也不要期望寶寶一次把碗中的食物吃完,第一次給寶寶喂食固體食物時,寶寶會吃得較少,以后會逐漸增多。還有就是,第一次吃米粉,要調稀一些,慢慢來,不要著急,即使真的不吃也沒關系。另外可以加蛋黃,蛋黃是補鐵的。
食用嬰兒米粉的注意事項
嬰兒在生長階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質,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含量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喂養,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癥。具體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影響嬰兒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和肌肉成長,而且抵抗力低下,免疫球蛋白不足,容易生病。因此,嬰兒在1歲以內還是應該以配方奶粉為主。長期用米粉喂養的嬰兒,身高增長緩慢,但體重并不一定減少,反而又白又胖,皮膚被攝入過多的糖類轉化成的脂肪充實得緊繃繃的,醫學上稱為泥膏樣。但這些孩子外強中干,常患有貧血、佝僂病,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
有些父母,在新生兒期便加用米粉類食品就更為不合適。胰淀粉酶要在嬰兒4個月左右才達到成人水平,所以4個月之內的嬰兒不應加米粉類食品。4個月以后適當喂些米粉類食品,但不能只用米粉喂養,即使與牛奶混合喂養也應以牛奶為主,米粉為輔。
給寶寶添加輔食時,要注意食物不能過熱,食物溫度達到室溫時最適合寶寶飲食。若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食物需要加熱時,要避免使用微波爐等加熱器具,由于微波爐等加熱器具加熱的食物容易造成部分過熱而燙傷寶寶的嘴。若是瓶裝的食物可先將食物泡在溫水中,熱幾分鐘后再給寶寶喂食。
寶寶吃米粉是用勺子喂養好,還是用奶瓶喂養好?假如寶寶剛開始吃米粉,還沒有習慣用勺子喂養,可先用奶瓶喂養。我們知道,小寶寶出生后,天生的條件反射是吸吮,奶頭放到嘴里去他就會吸,用勺子把食物放進寶寶的嘴巴里,他也不會咀嚼。咀嚼是后天養成的,在沒養成這個習慣之前,可以先用奶瓶喂養作為過渡。一旦小寶寶吞咽動作培養出來,媽媽就應該用勺子喂養,否則不利于寶寶咀嚼功能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