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因其色彩艷麗,嘴型酷似鸚鵡嘴型而得名。飼養鸚鵡魚是有學問的,那么怎樣飼養鸚鵡魚?下面詳細為你解答。
飼養鸚鵡魚的步驟:
第一,給予一個適合的空間:一般情況下,就拿80*40*50的缸來說吧,可以養12到15條。
第二,適宜的水溫:鸚鵡魚對溫度適應性較強,在20℃~30℃的水溫中能自由生活。以25~30℃最好,然而,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所以每次換水前后水溫溫差不宜超過0.5℃。
第三,充足的光照:一天有3到4個小時的光照就已經是充足的光照了,光照過多水會很容易變綠,變渾,而且鸚鵡魚的顏色會變白。
第四,定時定量喂食:鸚鵡魚性情溫和,食量很大,雜食性,紅蟲、豐年蝦、面包蟲、小魚、水蚤、蚯蚓、顆粒等相當多的飼料都可以喂給。每天可以喂兩到三次,一次3分鐘內吃完,吃不完的及時撈出,否折會影響水質的。
第五,定時換水: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每天應該盡可能換1/5的新水。那么,鸚鵡魚在換水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呢?
(1)季節性換水:夏天三到五天換掉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水,冬天可以適當延長些,一周換一次就行了,水是非常重要的。
(2)使用在太陽地下暴露的水:因為水里含有對魚有害的氯氣,所以,換進去的水一定要靜置2兩天以上,能夠讓太陽暴曬更好,這樣的水才是安全的,才能使用。
(3)換水時,新水和老水的水溫要一致,溫差不能超過2度。
第六,保證水溫的恒定:鸚鵡魚是熱帶魚,鸚鵡魚怎么養一定要注意適合它生長的溫度,所以冷天必須用恒溫棒給水加溫,通常冷天一直把水溫保持在22到24度左右就行了,太高了耗電,太低了對魚不好。
第七,盡量給鸚鵡魚營造出一種深色調的環境,比如:背景紙盡量選深色的,如果是裸缸,就在魚缸下面墊一層紅色或是深色的東西,報紙也行塑料袋也行,如果想鋪點沙底,最好選火山巖,這樣可以促進鸚鵡魚的顏色變紅。
在喂養鸚鵡魚時可以選用活餌的魚、增紅飼料、紅蟲、豐年蝦等。
1、活餌的魚:有的魚友可能自從鸚鵡買來之后就喂活蟲,因此改喂顆粒飼料時鸚鵡會不吃?梢圆扇⊙驖u進的辦法:喂活蟲之前,先給一點顆粒(能增色的),要少,讓魚適應,吃完再喂原來一直喂的活蟲,等魚兒適應后,逐漸加大顆粒的量,減少活蟲的量,最終調整到顆粒飼料。另外要經常更換飼料的品牌,不能只喂一種。
2、增紅飼料:“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艷紅。飼料上逐漸添加顆粒(能增色的),會使血鸚鵡顏色變好。
3、紅蟲:紅蟲又叫水蚯蚓,含有高蛋白,是魚類最好的餌料。鸚鵡魚一般吃紅蟲,面包蟲,和小魚小蝦等。
4、豐年蝦:“血鸚鵡要吃蝦子,體色才會紅潤!”這觀念是相當正確的。因為蝦子體內的“蝦紅素”可促進血鸚鵡顯揚體色,若能充分地攝取蝦紅素,血鸚鵡的體色鮮紅欲滴是指日可待的。不過現在已經不用這么麻煩了,許多坊間可獲得血鸚鵡專用飼料中,添加了蝦紅素和“β一類胡蘿卜素”的飼料,直接投喂就可讓血鸚鵡的體色維持在艷紅色的情況下。但也要注意消毒,剪除活蝦頭上的硬剌,以免傷害鸚鵡。
注意:喂之前最好用鹽水消毒。
可愛的鸚鵡魚也會有生病的時候,那么鸚鵡魚常見病的是什么?比如:白點病、爛鰓病、水霉病等。具體的病癥如下面所述。
一、白點病
白點病是傳染性很強的外寄生蟲病。熱帶魚因水溫忽高忽熱更容易患白點病,這也是初學者常常失敗的原因。
病癥:
早期,各鰭及身軀有個別的小白點,有食欲,精神沒有多大變化。中期,鰭、身軀到處是白點,沒有食欲,不愛活動,到處蹭癢,顏色變暗。晚期,白點布滿全身,魚浮在水面或沉入箱底。魚有氣無力,左右搖擺,體表粘膜增多,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治療:
此病要綜合治療,只用藥收效不大,加強飼養管理很重要。首先停食4~5天,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恒定,升溫比原水溫高2~3℃為佳。
二、爛鰓癥
魚體有腥臭味道,鰓部粘液增多。一般是細菌感染。
病癥:
熱帶魚患料鰓病后,行動緩慢,體色減退,失去光澤,食欲不振,頭部變成黑色,鰓上附有一層粘液和污物,隨著病情的發展,外葉鰓絲由鮮紅變成白色,鰓絲逐漸腐爛脫落,隨著外葉鰓絲的腐爛,內葉鰓絲也開始腐爛。鰓蓋骨內表皮充血,中心骨壞死掉落,再嚴重時整個鰓蓋也開始腐爛,最后導致死亡。
治療:
將病魚及未患病的魚同時撈至另一盛有百萬分之三的呋喃西林溶液的魚缸里,放進時,停止喂食1-2天,然后喂少量鮮活餌料,逐步恢復正常喂食。
這種辦法比較有效,一般一周左右病魚可恢復正常。若有病情較重無法恢復健康的魚,則應扔掉。原魚缸用百萬分之三的高錳鉀溶液浸泡消毒。
三、水霉病
水霉病表現前期為擦蹭缸體,后期魚體長出白色纖毛裝東西。一般是水溫過低、細菌入侵造成的。
治療:
1、沒有特效藥,以預防為主。
2、保持水質的清潔,和魚體健壯。日常操作及撈魚時要輕巧,不要造成魚體外傷。
3、用0.5%~1%食鹽可以抑制霉菌生長。通風多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以及流動的水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4、此外,也可將患魚撈出,把外傷處的白毛用鑷子取下,在患處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療效。
飼養鸚鵡魚的人士發現,養鸚鵡魚沒多久會變白,難免會有些好奇。那么,為什么鸚鵡魚會變白?可以從鸚鵡魚的色素、鸚鵡魚水質的適應程度、飼養的環境這三方面說明。
一、鸚鵡魚的色素。
1、注射的色素逐漸消失:鸚鵡魚在魚販那里的時候被注射了色素,回來后色素逐漸消失,所以魚兒漸漸變白。
2、鸚鵡魚靠增紅素的飼料保持原來的樣子:買來的鸚鵡魚從小就是靠吃加了增紅素的飼料才能變紅的,買回來不使用有增紅效果的飼料喂養,鸚鵡魚的顏色也會慢慢變白。
二、鸚鵡魚水質的適應程度
飼養鸚鵡魚需要弱性且硬度較低的水質,因為血鸚鵡先天有嘴部無法愈合的情況,鰓部呼吸能力會少一半。因此,鰓部的呼吸作用成了明顯的“致命傷”!一旦鰓部受傷或是吸取氧氣的過程不順逐,會直接影響血鸚鵡的生理健康,體色會暫時性褪色。 因此,飼養血鸚鵡時需要較其他的魚類多了維持更優良的水質和提供充足的氧氣。
三、飼養的環境
鸚鵡魚本身屬于雜交魚類,基因不是很穩定,水質和水溫不達標,都會引起體色的變化。
1、水質惡化會導致鸚鵡魚變白:降低水中的溶解的養分,保持水質清潔,避免細菌大量滋生和引起鰓部疾病。
2、溫差劇烈導致鸚鵡魚變白:使用加溫器提升水溫在25~28℃的范圍內,便可使魚只呈現亮麗的體色和充滿活力。而在低水溫中生活久的魚只不但健康狀況差得可憐,且容易生病、死亡。給魚換水時溫差大,換水量大,或者換水太勤也會對體色造成影響。
鸚鵡魚的尾巴變黑的原因較多,如,受驚嚇、水溫變化、水質不好或不適、疾病等原因。具體的分析如下所述。
1、受驚嚇:新魚剛來不適應環境害怕是很正常的,加上鸚鵡這魚有時候膽子就是小,不過一段時間后會消失的。
2、水溫變化:血鸚鵡對溫度相當“敏感”的魚種,重點并不是在于魚體對溫度的適應性相當差,而是因為在低水溫和水溫變動劇烈的情況下,容易因為生理的反應而失去鮮艷的體色,更甚者會出現黑色的條紋或是斑紋。因此,飼養過程中最好使水溫保持在25~28℃范圍內,每次換水前后水溫差不宜超過0.5℃。此外,在冬季還要注意給魚缸加溫加氧。
3、水質不好或不適:鸚鵡魚的嘴巴或者腮變黑是水質不好或水質不適應。應每隔2~3天換一次水,每次換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水。
4、疾。蝴W鵡魚得了黑斑病,魚體長出“黑斑點”,呈灰白色?捎脻舛葹2%~3%的鹽水每天浸洗一次(5~10分鐘)。
相關知識點
金魚吃什么 | 錦鯉魚怎么養 | 水母怎么養 | 斗魚怎么養 | 孔雀魚怎么養 | 小丑魚怎么養 | 鳳尾魚怎么養 | 娃娃魚怎么養 | 銀龍魚怎么養 | 熱帶魚怎么養 | 羅漢魚怎么養 | 地圖魚怎么養 | 接吻魚怎么養 | 斑馬魚怎么養 | 金魚草怎么養 | 家里養魚多久換一次水 | 清道夫怎么養 | 紅蟲怎么養 | 潛水艇魚怎么養
相關文章
相關詞條709
丙烯顏料怎么洗 | 指甲油怎么洗 | 雪地靴如何清洗 拔牙后注意事項 | 干燥劑有毒嗎 | 羽絨服怎么洗 馬桶堵了怎么辦 | 夫妻生活 | 白醋泡腳 | 蜂蜜減肥 蜜蜂蟄了怎么辦 | 隱形眼鏡 | 牙齒矯正 | 仰臥起坐 火車能帶白酒嗎 | 食物中毒 | 春季養生 | 喝檸檬水 刮痧好處和壞處 | 腳底長水泡 | 藏紅花泡腳 | 春游 出國旅游的手續 | 坐飛機流程 | 加濕器危害 | 壯陽 燙發后幾天洗頭 | 膏藥怎么洗 | 泡腳的好處 | 洗牙 脖子上小肉疙瘩 | 桑葚怎么洗 | 草莓怎么洗 | 白發 曬傷后怎么處理 | 藍莓怎么洗 | 余額寶轉出 | 戒煙 三伏天 | 拔火罐 | 空調病 | 中暑急救 | 女性更年期 黑眼圈 | 蒸臉器 | 乳頭癢 | 手指脫皮 | 眼睛紅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