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監護檢查什么
收藏產檢已經是準媽們必修課程,胎心監護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準媽們一定很好奇:什么是胎心監護?做了有什么用?怎么做?
一、胎心監護有什么用?正常數值是多少?
胎心監護全稱胎心胎動宮縮圖,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胎心監護圖上會有兩條曲線。一條記錄的是胎心率變化,另外一條記錄是宮縮情況。
正常情況下胎心率都會保持在120---160次每分鐘,胎兒活動之時要比休息之時胎心率每分鐘至少快15下,并且持續至少15秒,在這范圍以外均屬不正常,低于100次表示嚴重缺氧,準媽們可要注意了,需要進一步檢查。
二、胎心監護什么時候測?多久測一次?
一般來說,懷孕滿32周后,準媽們就可以開始做胎心監護了,如果一切正常,那么按照與產檢周期同步就可以了(大概兩周一次),如果有糖尿病,合并癥者(例如免疫病,代謝病等),醫生一般會建議在懷孕28周的時候,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并且自35周以后每周都做一次,直到順利分娩為止。
三、做胎心監護前準媽要準備什么?
做胎心監護的時長大概會持續20分鐘,為了不影響檢查效果,準媽在做胎心前可以做好以下準備:
1、做胎心監護前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吃點東西,不讓自己渴著、餓著。
2、最好去一趟廁所,憋著可難受了。
3、做的時候,最好左側臥位躺著。也可以在背后加個靠墊。
四、胎心監護做一次多少錢?胎心監護儀一個多少錢?
目前,胎心監護已經非常普及,價格更是非常親民,就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為例,胎心監護只需35元每次,而一個非醫用的便攜式胎心監護儀價格是在100—400元之間,并且種類繁多,買家對其實用效果褒貶不一。
筆者認為,不論準媽們以何種方式監護,都應該以醫院醫用監護儀數據為準,大型設備加專業護理才是準媽不二之選。至于胎心監護儀,則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意愿選擇即可。
五、數胎動,更方便、靠譜的監測方法
其實平日在家想監護寶寶的動態,也很簡單,現今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數胎動。胎動初次出現一般在孕4—5月,在妊娠30周后,準媽可在每晚6—10點之間,左側臥位或者坐位,自己數腹中寶寶動靜。正常胎動次數每小時3—5次,如果少于3,或多于5次,有可能是胎兒宮內缺氧。
對于高危孕婦,即患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高齡妊娠者,需要每天早,中,晚各數1小時。然后把3小時胎動的總數*4,即為12小時胎動,正常12小時胎動在30次以上,如果在20次以下,提示胎兒宮內缺氧,應及早去醫院作進一步檢查。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541
胎心率看胎兒性別 | 胎心監護 | 胎心率 | 胎語儀 | 胎心監護的作用 | 聽診器能聽到胎心嗎 | 胎心監護什么時候做 | 胎心監護多少錢 | 胎心監護不好怎么辦 | 胎心監護正常值 | 胎心監護怎么看 | 沒有胎心是什么原因 | 胎動是什么感覺 | 胎動頻繁是什么原因 | 胎動什么時候開始 | 胎動怎么數 | 胎動早是男孩嗎 | 孕晚期胎動頻繁正常嗎 | 懷孕初期飲食 | 孕婦早餐 | 孕婦不能吃哪些食物 | 孕婦吃什么水果好 | 懷孕多久能測出來 | 人流后多久來月經 | 人流后注意事項 | 人流后多久可以同房 | 宮外孕 | 孕婦注意事項 | 孕酮低吃什么好 | B超數據看胎兒性別 | 早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