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家人的體溫出現了異常的情況下,往往會用體溫計來測試身體的溫度,在用體溫計之前,要把原來的溫度甩下去,但有的體溫計在甩的時候,出現了甩不下去的情況發生,那么體溫計為什么甩不下去?
體溫計為什么甩不下去
體溫計盛水銀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測體溫時水銀膨脹能通過縮口升到上面的玻璃泡里,讀數時體溫計離開人體,水銀變冷收縮,在縮口處斷開,水銀柱不能退回玻璃泡,仍然指示原來的溫度。所以體溫計雖然離開了人體,表示的還是人體的溫度。要使已經升上去的水銀再退回玻璃泡里,可以拿著體溫計用力向下甩(其他溫度計不允許甩)。所以如果你用完體溫計之后沒有甩就放到30攝氏度的水中,它會仍然保持原來的溫度。體溫計的量程是35攝氏度到42攝氏度,所以即使甩了之后放入30攝氏度的水中,雖然它的示數會下降,但依然讀不出數值。
其實,用手干甩是不正確的,它導致體溫計量的體溫有誤差。正確的方法是,用酒精擦拭水銀柱末端,或者用少量酒精浸泡水銀柱末端,等待1—2分鐘,水銀柱就會下降到正常位置。
同時,拿的時候不要用手拿溫度計管體,最好拿住玻璃一面的上端,這樣測量的體溫,就少有誤差了。用后的體溫計應“回表”使已升入管內的水銀,重新回到液泡里。如果長時間不把水銀降回液泡里,水銀很可能會凝結,就再也回不去了,也就壞了。
體溫計怎么看
最常見的體溫計是水銀體溫計,水銀體溫計的工作物質是水銀,在透明的玻璃管內,水銀的顏色比較淺,不是很容易看到刻度。初用者應該怎么看水銀體溫計呢?在測量好體溫后,視線與溫度計平行,然后慢慢轉動溫度計,看到一條細細的線后,達到哪個刻度就是多少度。在轉動溫度計的時候,要特別主要手的位置,千萬不要用手拿著水銀那端,否則將影響溫度測量的效果。
現在,水銀體溫計逐漸被電子體溫計取代,電子體溫計使用更加方便,操作也簡單。電子式體溫計利將體溫以數字的形式顯示出來,讀數清晰,攜帶方便。
那么電子體溫計的看法,在聽到“嘩”聲后,表示測量完成,取下電子溫度計查看屏幕溫度指數即可。
另外一種體溫計是紅外線耳溫計,紅外線耳溫計是通過測量耳朵鼓膜的輻射亮度,非接觸地實現對人體溫度的測量。只需將探頭對準內耳道,按下測量鈕,僅有幾秒鐘就可得到測量數據,非常適合急重病患者、老人、嬰幼兒等使用。紅外線耳溫計怎么看?在完成體溫測量后,取下溫度計查看屏幕溫度指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