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開始長牙之后,如果其吮吸手指以及奶嘴的習慣沒有及時得到糾正和戒除的話,會造成對乳牙造成影響,產生“奶瓶性牙齒(暴牙)”和“奶嘴性蛀牙”。因此,在適當的時候讓寶寶改用杯子喝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9個月寶寶要用學飲杯嗎?
9個月寶寶要用學飲杯嗎
9個月寶寶家長必需訓練其適應用學飲杯喝水。6個月被公認為寶寶從奶瓶過渡到水杯的最佳時間,但是寶寶總要有個學習適應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寶寶5個月時,爸媽就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熟悉訓練性杯子,為用杯子喝水作準備。到了6個月時,可以試著讓他用杯子喝水。剛開始可以讓寶寶雙手端著杯子,爸媽幫著往嘴里送。當寶寶拿杯子較穩時,成人可逐漸放手讓他自己端著杯子往嘴里送,要注意杯子中的水量要由少到多。到8個月時,寶寶就能自己用杯子喝水了。
要讓寶寶對學飲杯產生興趣,進而接受學飲杯,家長就應該在選購的時候下一番苦心。首先是學飲杯的整體造型,這個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是有卡通圖案造型可愛的絕對會比設計簡約色彩單一的手寶寶歡迎,如果你明確地知道寶寶喜歡哪一類的造型,那就更好了。其次是學飲杯的手柄,有手柄的比沒手柄的方便寶寶抓握,手柄尺寸適中容易抓握的更好。第三是學飲杯的杯蓋開合設計,無論是扣蓋、滑蓋還是自動彈開蓋,使用越不費力的越好,讓寶寶學會自己開蓋喝水其實挺好。
家長還應該根據寶寶的實際月齡選擇適合款式的學飲杯:鴨嘴式的學飲杯適合適合5個月以上的寶寶,由于鴨嘴式吸嘴與奶嘴類似,更容易被寶寶接受,但是由于出水量一般比奶嘴大得多,所以寶寶可能會因為來不及吞咽而將水吐出來,有些媽媽可能會發現寶寶用學飲杯的時候胸前濕一片。吸管式適合9個月以上的寶寶,學會使用吸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寶寶得學會將嘴巴緊閉來吸水,不過一旦寶寶學會了就不會再忘記,也有一些寶寶會跳過吸嘴杯直接使用吸管杯。
選購學飲杯要注意什么
選購之前觀察學飲杯是否漏水:細心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學飲杯的內蓋上通常有一個透氣的小孔,這個小孔的作用是平衡學飲杯內外的氣壓,讓寶寶吸水更順暢。但是這個透氣孔的設計很重要,比如有些產品只是單純在內蓋上開了一個透氣孔,如果將水杯倒置就會發生漏水,透氣孔越大漏水現象越嚴重。但有些產品在透氣孔上增加了一個軟膠扣蓋,這個扣蓋通常被劃開呈一字型或十字型,于是神奇的效果就出現了,學飲杯不僅不會因為壓強變得難吸水,而且將水杯倒置也不會發生漏水現象,這就是傳說中的“不滴落功能”的原理。
避免選購吸水費力的產品:不同的學飲杯吸水能力大不相同。對于寶寶來說,如果學飲杯吸水費力,會增加寶寶的挫敗感,寶寶可能就不會喜歡用學飲杯喝水,反之如果吸水太容易,寶寶可能就會到處“吐水”,選擇一個吸水能力適中的水杯很重要。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類型的學飲杯:雖然各大品牌都擁有自己的專利設計,其實歸根到底無非是鴨嘴式與吸管式兩種,只是細部造型略有不同而已。再仔細點看,爸媽會發現無論是鴨嘴式還是吸管式,都有軟硬的區別。軟口(管)一般都是采用活性食用硅膠制成,比較接近奶嘴的感覺;硬口則是無毒塑料,更貼近杯子的稱謂。爸媽可根據寶寶的喜好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