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保暖內衣成為媽媽們選購的重點,而市面上銷售的保暖內衣種類繁多,媽媽們在選擇的時候不知所措。有的媽媽由于不了解選購的要點,結果購買的保暖內衣引起寶寶皮膚過敏。所以選擇保暖內衣一定要選擇天然材質的。下面我們來了解選購保暖內衣需要注意什么?

選購保暖內衣需要注意什么
要點一:不要被新奇的宣傳詞匯迷惑
據了解,國家強制性標準中對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名稱的命名都有明確規定,生產企業必須在產品標簽上標注紡織原料成分,并且必須使用國家標準規定的名稱,比如氨綸、丙綸、滌綸等。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保暖內衣包裝上類似“熱力卡”、“萊卡”、“熱能”、“魔卡”、“超暖”等各種表示保暖功效的宣傳詞讓消費者如墜云霧、不明所以,其實,這些新奇的詞語都只是宣傳的“噱頭”,常見的暖力卡和熱力卡是指腈綸,萊卡則是一種人造彈性纖維氨綸的別稱。消費者在購買保暖內衣時,不必迷惑于紛繁復雜的宣傳詞,只需要查看產品標簽標志就可以明白該商品究竟是用了什么材質。
要點二:選購保暖內衣要注意保暖效果
不少保暖內衣促銷人員并不了解相關產品質量標準,在宣傳時往往夸大產品保暖功效。在《針織保暖內衣》標準中,對保暖內衣的保暖率提出了要求,保暖率是衡量產品保暖效果的重要指標,根據該標準規定,保暖內衣的保暖率不得低于30%,否則就只能算是普通的針織內衣。目前市場上有部分執行該標準的保暖內衣,在產品外包裝上就標注了保暖率等相關數據指標。另外,保暖內衣保溫效果與其厚度緊密相關。消費者若想購買保暖效果好的產品,除了對比不同產品使用材質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織物厚度較高的保暖內衣。
要點三:根據自身需要選購保暖內衣
紡織面料一般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天然纖維包括棉、絲、毛、絨和麻等,其優點是吸濕性強、彈性強、柔軟性強、透氣性好、穿著舒適,缺點是易縮水、易變形。氨綸、丙綸、錦綸、天絲、粘膠和纖維素纖維都屬于化學纖維。許多保暖內衣都采用將一定比例的化學纖維加入天然纖維的面料,以克服純棉織物縮水、變形、起球等問題。因此,消費者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商品。
要點四:實體店跟網絡店鋪,都要選可靠,信譽好的店鋪購買

消費者購買商品時還要注意查看商品標簽標志,并向經銷商索取發票,在洗滌保暖內衣時,要按照標注的洗滌要求進行清洗,以免因自身洗滌不當造成損壞。
給寶寶買貼身衣服看什么
1、看標簽
正規廠家生產的寶寶衣物,會詳細標明衣物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面料成分和含量、商品執行標準、洗護標簽、產品安全類別和廠家信息。通過標簽,我們可以對寶寶的衣物有個初步判斷。
特別注意的是:3周歲以下的嬰幼兒服裝必須標明“嬰幼兒用品”(A類),而且必須標明“不可干洗”或者有圓形帶叉的圖案。(嬰幼兒服裝A類標準要求甲醛含量小于等于20mg/kg)
正規的服裝標簽范例:
2、看面料
通過標簽,我們可以知道寶寶衣物的面料是什么,寶寶衣物首先純棉面料。嬰兒皮膚嫩,容易過敏,所以在選擇嬰兒衣服材料時,最好選擇純棉的,含棉量95%以上就算是純棉了,透氣性好,容易吸汗,面料也柔軟,不容易刺激寶寶嬌嫩皮膚。
不要選擇化纖類產品,比如滌綸、腈綸等,透氣性不好,容易刺激寶寶皮膚,引起過敏。此外,一些功能性面料,比如防水、防曬、免熨燙等,在面料生產中可能會添加銻和全氟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質,也應該根據實際需求謹慎選購。

3、看顏色
選擇寶寶衣物最好選擇淺色、少印花的。因為顏色較深、較鮮艷的童裝,在印染過程中會用到更多染料和助劑,貼身穿著時,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過敏和不適;另外深色衣物容易掉色,寶寶又很喜歡咬衣物,容易把染料吃進肚子里,對健康不利。
4、看細節
看衣物做工是否細致,線頭多不多,邊緣是否平滑,一般小寶寶的衣物上的標簽和縫紉面都在衣服的外面,貼身穿的一面比較平滑。
新生寶寶的衣物可選擇系帶的,衣服上各種裝飾物盡量少,或者沒有,最好選擇無紐扣的衣服,以免寶寶誤食。
大一點的寶寶如果選擇帶紐扣的,必須注意紐扣的牢固度,因為寶寶很喜歡抓紐扣之類的東西,確保要用力拉掉不下來的才可以給寶寶穿。
如果寶寶衣物表面的印花圖案在面料上隆起有一定厚度,且摸上去有點黏,這可能是服裝在印花過程使用了含有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的涂料,最好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