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兒童正是上大班的時候,此時的兒童所需要讀的書就要傾向于動腦動手的書籍,也正是思維發展的階段,因此對于6歲兒童的書籍不能局限于看圖講故事,而要讓他們了解故事的情節,讓他們能夠認清書中的事物,此時正是提高他們認知能力的時候,下面我們就來了解適合6歲兒童的故事書有哪些。

適合6歲兒童的故事書
由于思維發展水平有所提高,5~6歲孩子在看圖書,聽故事等方面的要求也都和以前不一樣。3~4歲的孩子喜歡簡單的、短小的故事,5~6歲的孩子則喜歡連貫的、有情節的故事。例如,從圖中景物分析是什么季節,什么天氣。有時還會爭辨起來,一個孩子說是夏天,因為圖中男孩穿著短褲,另一個孩子說是秋天因為女孩穿著毛衣……對于5~6歲小孩的閱讀,應該注重看、聽、說的同步發展。
1、《我愛波波熊》
“在新學校里,一只大熊也會感覺自己是個小不點。”這是一頭大大的、憨憨的熊,也是一頭渴望被大家喜歡的熊,可沒有誰搭理他,他只能對著野老鼠強盜露出微笑……就在這時,一個奇跡出現了。
2、《小阿力的大學校》
這是一個普通的學校,但是它在阿力的眼里是那么大,阿力不想去上學,因為他覺得自己很小,但是一只小小的麻雀讓他發現,他已經長大了……

3、《大衛上學去》
你認識大衛嗎?他可是有名的搗蛋大王,會把整個學校鬧翻天!可是,真奇怪,雖然他欺負女同學,打翻了午餐盒,還用彩色筆把課桌涂了個遍,老師卻說,干得好,大衛!你猜猜,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4、《當牧羊人熟睡時》
這是一頭很孤獨的狼,他并不想吃羊,只是一心想在羊群中取個暖,但是牧羊人根本不了解這一點。狼怎么才能被羊群和牧羊人接受呢?這是一本教你學“乖”的書。
5、《沒有人喜歡我》
來到一個新地方,你會不會覺得所有的人看你的目光都很不友善?巴迪也是這樣,他越是擔心沒人喜歡自己,他身邊的動物們就越是覺得他鬼鬼祟祟,不是什么好東西。怎么才能打破這個怪圈呢?
給寶寶讀故事書的小技巧
身教重于言教,如果你自己花很多時間在電視機前,那么僅靠念故事就希望寶寶成為愛書人,恐怕不大容易。不管在喂他吃奶,還是陪他玩時,可以順口念幾句你正在閱讀的書的章節。
開放式圖書館,除了較昂貴易破壞的書籍需妥為珍藏,適合寶寶的書本應置于他拿得到之處,有些寶寶不愿意乖乖坐在父母身旁聽故事,卻會自己拿起書來欣賞。

文字單純,押韻的容易討好,因為寶寶尚不能理解內容,而是先用耳朵聽語調。一頁一行字的就可以。
立體書,包括描述游戲的書,各種可以讓寶寶觸摸的書,或其他內藏玄機的,都可增加寶寶的注意力。
不易毀損,壓縮的厚紙板制成的書,周緣沒有銳角,這樣可耐咬而且好翻。布制的書效果較差,活頁的書更能引起寶寶興趣。寶寶洗澡時也是看書的好時機,防水書很適合。附有簡明生動的圖案,尤其以熟悉的事物為佳,如動物、汽車、小孩等。
學會念故事的技巧,念書給寶寶聽不那么簡單,必須注意語調、速度,觀察“聽眾”的反應,適時地停頓。
養成習慣,每天至少兩次,短短幾分鐘也無所謂;前提是寶寶必須清醒而且已吃飽了。休息之前、午餐后、洗澡、就寢時,都是好時機,但是要在他愿意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