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是寶寶們最喜歡的玩具之一,因為它能夠搭出各種各樣有趣的形狀。爸爸媽媽們為了開發寶寶的智力及培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會給寶寶購置積木。但是,媽媽們在選擇購置積木前又會擔心年幼的寶寶適不適合玩積木,會不會將其吞下。那么,寶寶幾歲可以玩積木呢?

寶寶幾歲可以玩積木
寶寶本身具有人類開放性的遺傳基因——藝術的基因。積木可以讓寶寶的這種先天潛質得以充分發揮,可以鍛煉寶寶的動手動腦能力。但是,由于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所以爸爸媽媽可以根據自己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寶寶自己能動手拿東西的時候就可以玩積木了,而且每個年齡段的寶寶玩法也是不盡相同的。

不過,積木能不能發揮這樣的功能,關鍵看你所選擇的積木和玩法是不是適合寶寶。
從5個月起,就可以讓寶寶用手握積木,學習抓握。他們大概在6個月時掌握抓握的動作,因而懂得擺弄積木。抓積木這一動作可觸發條件反射,他們會馬上把抓到的積木放進口里。故玩積木時應有爸爸媽媽陪同,以免寶寶吞入口中。
1歲前后寶寶可以練習壘高高、排長龍,18——20個月學搭橋,20個月學會搭小飯桌、滑梯、門樓等。
1歲多的孩子空間意識正在形成,開始會碼高。即使沒有積木,他們也喜歡將什么東西都往一塊兒堆,然后很開心地看著它倒下來。
2歲多的孩子空間概念、語言、思維和想象都已發展起來,手的動作、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可以做稍微復雜一些的事情了。因此這個時候他們開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自由構建房子、院子等復雜造型,搭出各種各樣的建筑出來。
如何為不同年齡的寶寶選擇適合的積木
0-1歲:色彩鮮艷的布積木

1歲前的寶寶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空間概念,那種標準的多面體、有一定質感、符合力學原理的積木,對他們來說意義不是很大,因此最好選擇趣味性積木。如布積木,它柔軟,有鮮艷的顏色,還有動物或水果等圖案,可以讓寶寶感知顏色,認識物體,發展觸覺等,而且不用擔心硬積木碰傷寶寶。當然,如果沒有準備這樣的玩具,娃娃、布絨動物玩具、圖書等同樣可以起到這些作用。
溫馨提示:小寶寶喜歡把所有到手的東西都往嘴里放,因此不管是木質積木還是布積木,都要安全無毒。
1-2歲:輕便的積木
1歲多的寶寶空間意識正在形成,開始會碼高。即使沒有積木,他們也喜歡將什么東西都往一塊兒堆,然后很開心地看著它倒下來。
由于這時期寶寶的身體控制、手眼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因此要選擇輕便的積木,防止積木倒塌時砸傷寶寶。積木塊也不要太大,便于寶寶抓握。
2-3歲:標準尺寸的積木
2歲多的寶寶空間概念、語言、思維和想象都已發展起來,手的動作、手眼協調能力增強,可以做稍微復雜一些的事情了。這時,可以給寶寶選擇標準的積木,比如兩個半圓正好對成一個正圓,兩塊短積木加起來的長度正好等于一塊長積木等等。這種積木可以給寶寶更多的創造和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