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溫注意事項
收藏剛出生的寶寶尤其是早產兒,體溫調節功能會較差,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成熟,當環境溫度改變程度超過寶寶自身體溫調節能力的時候,就會造成寶寶體溫過低或者發熱。
給寶寶量體溫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寶寶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如果要記錄寶寶體溫,可以選擇寶寶每天起床后、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時段測量體溫,一天測量約三次。
(2)如果發現寶寶有發燒現象,爸媽可以在就醫的時候,把之前記錄的寶寶的發燒日期、時間、溫度變化、發燒頻率、天數與相關病征等資料提供給醫生,以作為病情判斷參考。
(3)不能用口表像大人一樣測體溫,因為新生寶寶還太小,不能配合大人,口腔又很小,容易造成危險。
新生兒體溫不穩定,易隨外界溫度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若外界溫度變化大,而沒有給新生兒采取適當的保溫措施時,容易發生疾病。因此新生兒的保暖是很重要的。
首先,要調節好室溫,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冬季有空調或其他取暖設備的家庭,要定期開窗或開門調節空氣,夏季除通風外,還要在地上灑冷水或放冷水盆,幫助降溫。
再就是根據室內溫度變化增減衣被。室溫在10℃以下,給新生兒上身穿棉衣,包一床小被,蓋一床大一點的厚被,小被外面放熱水袋;10~15℃時,穿棉衣,包一床小被,再蓋一床被子;16~21℃時,穿夾衣或絨衣,包一床小被;22~25℃時,穿棉毛衫,包一層小薄被;26~28℃時穿棉毛衫,包一床小夾被或毛巾被;29~30℃C時穿汗衫,包一層單布;30℃以上時穿小背心或帶一小肚兜,不打包,蓋好肚子就行。有空調的家庭,室溫保持在與室外溫度相差8℃左右或者在25℃以上,濕度在60%~65%。孩子吃奶或哭鬧時,應適當減少衣被,以不出汗為宜。使用熱水袋水溫不超過60℃,要把熱水袋放在包被下,千萬不能直接接觸新生兒皮膚或離皮膚太近,以免燙傷。不能讓新生兒太靠近暖氣管或煤爐,以免發生意外。早產兒或體弱兒,冬季要戴帽子。另外,還要時時注意觀察孩子的冷暖反應,若孩子身上發涼,面色發青,體溫低于35℃,表示過冷,應加強保暖;若孩子哭鬧,掙脫包被,手臂伸出被外,面部有汗,鼻尖額頭濕黏,是過熱了,應適當減少衣被。有些地區的老年婦女認為新生兒沒有六月天”,因此,伏天也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結果捂出了毛病。
做好保暖。寒冷季節和地區應為產房裝配保暖設備,新生兒一旦娩出即用預暖的毛巾包裹做好保暖使新生兒體溫穩定,特別對高危兒做好體溫監護保證供給足夠熱量。
相關知識點
嬰兒吹空調護理步驟 | 嬰兒理發注意事項 | 春捂秋凍注意事項 | 嬰兒打嗝護理要點 | 嬰兒不睡覺注意事項 | 寶寶皮膚過敏注意事項 | 寶寶皮膚過敏護理要點 | 寶寶皮膚過敏護理步驟 | 母乳性腹瀉注意事項 | 新生兒體溫護理要點 | 嬰兒安撫奶嘴注意事項 | 新生兒不睡覺護理要點 | 新生兒不睡覺喂養要點 | 嬰兒哭鬧護理要點 | 給嬰兒穿衣服注意事項 | 嬰兒安撫奶嘴護理要點 | 嬰兒哭鬧注意事項 | 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