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8個月左右就會用手抓著吃東西,此時如果給寶寶勺子的話,也可以用勺子舀到食物吃。而寶寶在2歲左右,就會使用筷子來夾飯,讓寶寶是點使用筷子,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目前市面上銷售的筷子的種類多,那寶寶用什么筷子吃飯好?

寶寶用什么筷子吃飯好
從安全、節約和衛生方面綜合考慮,竹筷是最佳的選擇。因為竹筷材質天然,不易變形。而且從環保角度來說,竹子的生長周期比很多樹木都短,更環保。而且竹筷的顏色有很多,一般在買筷子一定要選本色生漆(生漆就是從樹上采割下來的天然漆)的,這才不會因染色等處理過程導致有害物質殘留。
還可以選擇本色的木筷。涂彩漆的筷子不要使用,因為涂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不利于人體健康。塑料筷子質感較脆,受熱后容易變形、融化,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骨筷質感好,但容易變色,價格也比較昂貴。銀質、不銹鋼等金屬筷子太重,手感不好,而且導熱性強,進食過熱的食物時,容易燙傷嘴。

研究發現,許多病菌都是通過筷子傳染的。據檢測,一雙不干凈的筷子上可能帶有幾萬甚至幾十萬個細菌和病毒。人一旦使用了這樣的筷子,就容易染上相關疾病,如痢疾、傷寒、急性胃腸炎等。當家長用這樣的筷子給孩子喂飯,或餐桌上很多人用筷子夾同一盤菜時,這些病原微生物就會通過筷子傳播,引起交叉感染。家里的筷子最好做到專人專用。
幼兒用筷子吃飯鍛煉大腦
用筷子吃飯對幼兒的大腦和手臂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日本醫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觀察,發現用筷子夾食物可牽涉肩部、手掌和手指等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塊肌肉的運動,而且和腦神經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他們認為用筷子吃飯夾食,不但可以使人手巧,同時還起著訓練大腦的作用。倘若幼兒一次進餐半個小時,一日三餐便是一個半小時,這對幼兒的大腦實在是一種很有利的訓練。特別是和胳膊有關的大腦神經,胳膊的運轉可以促使腦子更加靈敏和迅捷。醫學家曾對一些幼兒進食情況做過細致調查研究,發現用筷子進餐的幼兒大都顯得心靈手巧,思維敏捷,身體健康。

吃飯用筷子,在外國人看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們中國人有用筷子的傳統習慣,熟悉用筷子的技巧。因此,為了使您的孩子更聰明健康,年輕父母們切不可忽視對幼兒的這一訓練,盡早讓幼兒學會用筷子吃飯。當然,幼兒用筷子進食時,家長必須注意安全,防止發生意外,這是應該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