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坐車或坐船,都會出現暈車現象,這主要是由于經受振動或揺晃的刺激,人體內耳迷路不能很好的適應,不能很好的調節機體的平衡,就容易導致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結果就會導致神經功能紊亂,而導致暈車。暈車的防治可以吃暈車藥,那經常吃暈車藥好嗎?

經常吃暈車藥好嗎
經常吃暈車藥不好,會產生藥物依賴性,是藥三分毒,當然常吃就會對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就拿暈海寧來講,它是常用的暈車藥,如果經常吃的話,會有嗜睡、口干及皮疹等不良反應出現。尤其是寶寶更是不宜服用暈車藥。
所以提醒大家,對于有暈車現象的人們,可以利用物理方法來緩解,比如說坐車的時候,最好選擇前排位置,打開車窗,保持車內空氣的流通,坐車吃不要空腹,不要吃的太飽,也不要吃過于油膩的食物。如果是經常性的坐車,暈車現象就會減輕,直到消失。
其實,在坐車前往太陽穴位置涂抹風油精,或喝一杯加醋的溫開水,或將生姜片貼于肚臍處等方法,都可以防止暈車。

為什么會暈船、暈車、暈機
運動病又稱暈動病,是暈車、暈船、暈機等的總稱。它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時,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過度運動刺激,前庭器官產生過量生物電,影響神經中樞而出現的出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群。

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對半規管和前庭的橢圓囊和球囊。半規管內有壺腹嵴,橢圓囊球囊內有耳石器(又稱囊斑),它們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半規管感受角加(減)速度運動刺激,而橢圓囊、球囊的囊斑感受水平或垂直的直線加(減)速度的變化。當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發生旋轉或轉彎時(如汽車轉彎,飛機作圓周運動),角加速度作用于兩側內耳相應的半規管,當一側半規管壺腹內毛細胞受刺激彎曲形變產生正電位同時,對側毛細胞則彎曲形變產生相反的電位(負電),這些神經末梢的興奮或抑制性電信號通過神經傳向前庭中樞并感知此運動狀態;同樣當乘坐工具發生直線加(減)速度變化,如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并感知。
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閾值,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要出現運動病癥狀。每個人耐受性差別又很大,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受視覺、個體體質、精神狀態以及客觀環境(如空氣異味)等因素影響,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現運動病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