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穿刺檢查要做嗎
收藏產檢時,很多準媽談“刺”色變,覺得羊水穿刺是一件恐懼萬分的事,萬一扎到寶寶,流產了怎么辦?所以,即使羊水穿刺是目前公認的染色體疾病產前診斷的“金標準”,也讓很多有需要的準媽望而卻步,糾結不已。羊水穿刺到底是什么?該不該做?又有什么風險?帶著這些疑惑,今天為大家揭秘神秘的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是什么?
羊水穿刺,又稱羊膜穿刺術,是產前診斷的一種方法,一般在懷孕16-22周進行,此時子宮輪廓清楚,羊水量相對較多,易于抽取,不易傷到胎兒,且羊水細胞易存活,培養成功率高。做羊水穿刺的方法是在超聲實時監護下,用細針穿過孕婦肚皮,穿過子宮壁,進入羊水腔,抽取 20 mL 羊水,將羊水中的胎兒細胞收集起來,培養 2 周后經過特殊處理,得到胎兒染色體并進行核型分析。
羊水穿刺能檢查什么?準確率如何?
由于能收集胎兒全部染色體并進行遺傳學分析,既可知道胎兒染色體數目異常,也可診斷結構異常,因此診斷范圍非常廣,基本上涵蓋了所有染色體疾病,同時還可以檢測有無母嬰血型不合、有無宮內感染、有無先天性代謝異常、胎兒成熟度等,準確率高達99%以上。
做羊水穿刺風險大嗎?
羊水穿刺,細針要進入羊膜腔,屬于侵入性診斷,存在一定風險,可能導致流產、感染等并發癥,但也不必過度擔心。穿刺后流產的發生率大約0.5%左右,這一概率不僅與孕婦本身體質和孕周有關,也與穿刺醫生和超聲醫生的經驗有關。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羊膜腔穿刺并實時監測,胎兒的每一個部位都可以看清楚,不會傷到寶寶。羊水穿刺時,抽取羊水量占整體羊水量不到8%,很快會得到補充,也不需要擔心穿刺后羊水減少的問題。該技術用于產前診斷已經30多年了,其準確性和安全性均較高。
那是否所有人都需要做羊水穿刺?
不是的。羊水穿刺并不屬于常規的產檢項目,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做此手術。包含以下人群:
① ≥ 35 歲的高齡孕婦;
② 唐氏篩查高危且無穿刺禁忌癥的孕婦;
③ 夫婦一方為染色體病患者,或曾妊娠、生育過染色體病患兒的孕婦;
④ 超聲篩查發現異常的孕婦;
⑤ 無創DNA檢測發現異常的孕婦。
羊水穿刺,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產科檢查,價格大概一千左右(具體各個地區、各家醫院收費略有差異),建議充分權衡利弊后再做決定。如果選擇檢測的孕婦,建議盡量在自身狀態較佳、孕周合適(最好是 16~22 周)的情況下選擇有產前診斷資質的正規大醫院進行手術。總體上羊水穿刺的風險低于自然流產的發生率,需要檢查的準媽不必過于擔心。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