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檢查
收藏患者通常有輕至中度的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符合典型的慢性疾病貧血的特點。許多急性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白細胞輕度升高,但并不特異。大約有90%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血沉加快,平均65mm/h,波動范圍很大,約10%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血沉在正常范圍內。尿常規發現鏡下血尿和微量蛋白尿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約占50%。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腎炎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尿中偶爾可見紅細胞管型和嚴重蛋白尿。非特異性血清學異常多見,特別是類風濕因子,可見于30-40%的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多克隆γ-球蛋白增多是活動性的心內膜炎的特征性表現。
1、血培養方法:血培養陽性是診斷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兩個主要標準之一。對每一位懷疑本病的患者,均應作血培養檢查。但應注意血培養的方法和技術,盡量減少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
2、經食管超聲檢查:經胸M型心臟超聲(Transthoracic M mode echocardiography,TTE)在1973年首先用于檢出與心內膜炎有關的心臟贅生物。隨后又出現了經胸二維心臟超聲檢查檢出心臟贅生物的文獻報道。自此,有關IDTTE輔助診斷心內膜炎方面的文章越來越多,報道 IDTTE檢出心臟贅生物的敏感性是60-70%。
3、確定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診斷:只有外科手術或尸檢才能直接發現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贅生物,是"金標準"。雖然心臟超聲檢查的檢查結果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主要診斷標準之一,但心臟超聲結果可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因此不是絕對的標準。
相關詞條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因 |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癥狀 |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治療 |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飲食 |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預防
網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