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是寶寶的主要食物,尤其是針對沒有母乳的寶寶,從剛出生就開始吃奶粉。現代的奶粉可以說是接近母乳,營養豐富。但是,有的寶寶吃奶粉就會出現便秘,腹瀉等現象,還有的寶寶會出現尿黃,那寶寶吃奶粉尿黃怎么回事?
寶寶吃奶粉尿黃怎么回事
國家市場上這些奶粉一般都是合格產品,奶粉本身不會導致尿液發黃的。
寶寶尿黃的原因之喝水少出汗多正常寶寶的尿液一般為無色、透明或者淺黃色的液體,這是因為小便里含有一種黃的尿色素。所以小便的顏色可以隨著喝水多少、出汗多少以及飲食不同等而使尿色有深有淡。
如果寶寶喝水多或者出汗少,尿里的尿色素所占的比例小,尿色就淡。若是喝水少或者出汗多,尿里的尿色素比例大,尿色就顯得黃。
注意:天冷時尿液一般多清澈,天熱時尿液則一般多黃色。
寶寶尿黃的原因之飲食影響寶寶若是攝入較多偏酸性食物時,尿色一般較深。攝入偏堿性食物時,尿色往往較淡。
這是因為寶寶的腎臟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寶寶在吃了含草酸鹽或磷酸鹽的食物時,比如菠菜、莧菜、香蕉、橘子、蘋果等,尿液排出后遇冷就會形成結晶,使尿液變得混濁。
如果寶寶平時愛吃橘子、蘆柑、木瓜以及胡蘿卜之類有色素的食物,尿液顏色也會隨著變深,是正常現象。
寶寶尿黃的原因之生理影響通常新生寶寶在出生后2~3天往往尿色發深,且有點混濁,放置冷卻后會有紅褐色或淡紅色的沉淀,這是尿酸鹽的結晶,數天后就會自行消失,這也是正常的現象。
或者寶寶尿黃可能因為生理性黃疸,因為新生兒血中的膽紅素水平高,又可以通過尿排出體外,于是尿就黃了。
生理性黃疸一般不需要治療,只要注意新生寶寶的保暖,適當提早喂養,供給足夠的水分和熱能,及早排出胎便,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就可以減輕生理性黃疸的程度。
寶寶吃奶粉可能會導致的現象
1、便秘
可能原因:
a.飲食不足(嬰兒飲食太少),經消化后產生的殘渣少,自然缺乏大便。牛奶中糖量不足也可使大便干燥。
b.食物成分不當,食物中含多種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纖維成分少,也容易造成便秘。
c.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該排便時,孩子還在玩耍,抑制了便意,久之使腸道失去了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大便在腸內停留過久變得又干又硬。
2、便便不正常(顏色、形狀)
可能原因:
a.大便臭難聞: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或剛從母奶換奶粉時會有這種現象;
b.大便多泡沫: 糖發酵旺盛;
c.大便呈油狀: 脂肪消化不良;
d.大便有凝塊: 奶未完全消化;
e.大便呈綠色: 胃腸蠕動太快;
f.大便色太淡或淡黃近于白色:同時寶寶的眼睛與皮膚可能有點黃, 黃疸,盡快請醫生會診;
g.大便呈黑色/紅色: 胃腸道上部/下部出血,去看醫生;
h.大便呈紅色水果凍狀: 可能是腸套疊,應立即送往醫院.
3、精神不好
可能原因:
a.高適應性奶粉富含CPP(酪蛋白磷酸肽)促進鈣、鐵、鋅吸收的肽類營養素。
b.微量元素缺乏,睡眠不好。
c.寶寶身體不舒服,存在生病的可能,如感冒等。
4、睡眠不好
可能原因:
寶寶是否睡得好,可以通過寶寶睡醒后的行為表現來判斷。如果嬰幼兒是主動醒來,且醒來后手舞足蹈、非常開心,這說明寶寶享受了整晚的優質睡眠;倘若是賴床或大哭大鬧,則有可能是因為睡眠出現問題。
a.缺微量元素:血鈣降低引起大腦以及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設導致寶寶晚上睡覺不安穩。
b.寶寶肚子餓。
c.寶寶尿布濕了或有大便。
d.新生兒如果鼻塞,特別容易焦躁不安。
e.寶寶不良生活習慣,睡前玩得太興奮;睡覺時間沒有規律;夜間含著奶嘴睡覺這些不良習慣容易導致睡眠不穩。
5、腹瀉
可能原因:
1、由于1~2歲的寶寶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所以,身體需要的營養及熱能較多。然而,消化器官卻未完全發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較少。因此,消化能力較弱,容易發生腹瀉。
2、由于神經系統對胃腸的調節功能差,所以,飲食稍有改變,如對添加的輔食不適應、短時間添加的種類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斷奶;或是飲食不當,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質食物;氣溫低身體受涼加快了腸蠕動、天太熱,消化液分泌減少及秋天溫差大、小肚子易受涼等,都可引起腹瀉。
3、由于全身及胃腸道免疫力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瀉;寶寶因抵抗力較低而易發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時,也常可引起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