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尤其是兒童更容易產生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是不可以吃含乳糖的食物,而且大多數人并不知道自己乳糖不耐受,需要通過檢查的方式才能夠知道,那么乳糖不耐受怎么檢查? 乳糖不耐受怎么檢查1.驗血。在口服乳糖后取多個時間點進行采血,化驗血中乳糖含量。2.呼氣測試。在做氫呼氣試驗前12小時須禁食,然后攝入50克乳糖(以水稀釋)。如果乳糖不能被消化,那么腸道細菌將分解乳糖產生代謝變化,并制造氫氣與甲烷,通過病人的呼氣,這些氣體可以用氣相色譜儀檢測到。這項試驗需要2-3個小時。 3. 糞便酸性測試。 這項測試適用于嬰兒,因為其他測試對嬰兒有風險而且不太實際。4. 腸道活組織檢查。 腸道活組織檢查可以在氫呼氣測試之后進行以便確診。不過,這項檢查難度較高,一般只用于臨床研究。乳糖不耐受患者可嘗試吃一些無乳糖配方奶、鮮牛奶、豆乳、谷類或麥類食品。豆乳較適合嬰兒的生長發育,但不宜長期食用,滿3個月后的患兒可添加谷類或麥類食品,對腹瀉不是很嚴重得患者多能見效。如果發現自己是乳糖不耐受也不要過度緊張,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的心態尤為重要。 乳糖不耐受的檢查可以有:大便PH檢查、還原糖試驗、尿半乳糖測定等。也可以通過去乳糖配方奶粉試驗:患兒停用母乳及一般的配方奶粉,改為吃無乳糖配方奶粉,1-2周后若患兒大便轉為正常的話,就能考慮患兒乳糖不耐受。一般乳糖不耐受的癥狀主要是長時間的腹瀉、體重增長緩慢、大便有酸臭味伴有泡沫、消化不良等。乳糖不耐受癥的治療目標是消除癥狀,同時避免營養缺乏。對于原發性乳糖酶缺乏,提倡減少乳糖攝入(并非嚴格禁止);對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則應終身禁食乳糖;對于繼發性乳糖不耐受,首要的治療是針對原發病的醫治。 乳糖不耐受怎么改善1、服用藥物。乳糖不耐受可以服用藥物進行調理,比如益生菌制劑和乳糖酶,益生菌可以促進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增生,延緩胃排空速度,減輕腹瀉癥狀。在牛奶中加入嗜熱鏈球菌制成發酵乳,能夠使乳糖明顯減少,更適合乳糖不耐受患者吃。 2、飲食調理。如果是嬰幼兒乳糖不耐受患者,平時用半乳糖或者添加乳糖酶的配方奶粉喂養,適當補充鐵劑、鈣劑或者鋅劑,避免發生貧血。如果是成人患者,平時少吃含乳糖的食物,癥狀較輕的患者可以選擇低乳糖食物,比如酸奶、豆漿等,盡量不要空腹喝牛奶。需遵循少量多次飲奶的原則,從較小的量開始喝,并逐漸增加至腸道適應的程度,多與面包、餅干等搭配。 3、補液治療。如果喝奶后發生嚴重腹瀉,需要多喝水,并口服補液鹽,避免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以上是乳糖不耐受的改善方法,包括服用藥物、飲食調理及補液治療等。乳糖不耐受是很常見的現象,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如果病情較輕,平時可以少量喝奶,但是不要空腹喝藥,多與其他食物搭配,如果情況較重,盡量不要吃含有乳糖的食物,平時可以用蔬菜汁或者果汁代替牛奶。這種病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一定要重視日常調理,保證營養膳食均衡,避免發生營養不良及貧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