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時期最容易感冒,此時免疫力差,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等,或者是由于寒冷或上火等也容易導致感冒。而針對小兒感冒的治療,當然時服用小兒感冒藥,不過,服用前,必須要了解小兒服用感冒藥的注意事項。
小兒服用感冒藥的注意事項
1、盡量別輸液
有不少家長認為打點滴治感冒效果好,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也有不少不良反應,甚則引起交叉感染。其實,對于有發熱的孩子,最好是根據病情合理選擇用藥的方式,原則是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2、禁用成人藥 有些家長在孩子感冒后,經常給孩子服用成人感冒藥,殊不知,因為小兒特殊的體質,往往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藥,對骨髓造血系統可產生抑制作用,影響小兒血細胞的生成,導致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降低小兒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損壞。
3、用藥別太早 孩子剛剛流點清鼻涕,或者咳嗽兩聲,家長就立即給吃上藥或馬上看醫生,而且大多數家長愿意選擇患兒很多的大醫院。結果,本來無礙的輕微感冒,可能由于“保暖”太過,或者周圍都是有病的孩子交叉感染,而變成重感冒。所以如果孩子不發燒,吃、拉、撒都正常,不要急于吃藥和看醫生。
4、慎用退熱藥 有些家長一發現孩子發燒就急著用退熱藥,其實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于小兒的成長發育。只有當體溫超過39度時,可配合使用退熱藥;但退熱藥都有較大的副作用,如阿司匹林雖有較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或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一般不主張用這種藥。在服用退熱藥的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其副作用。
5、忌用抗生素 小兒感冒多是由病毒所引起,使用抗生素往往無效,但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
6、用藥忌過多 孩子感冒家長著急,為了讓感冒早點好,有些家長往往同時給孩子服用好幾種感冒藥,其實這種做法是相當危險的。目前感冒藥的名稱很多,但其藥物成分大多類似,藥物作用也大同小異。如果兩種以上感冒藥同時服用就相當于加大了藥物劑量,不良反應的危險性會成倍增加。
兒常備感冒藥有哪些
噴嚏、流涕
保嬰丹(風寒感冒)、牛磺酸顆粒(風熱感冒)、珠珀猴棗散、小兒寶泰康(風熱)、小兒感冒顆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兒金丹
感冒、發熱
雙黃連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顆粒(小兒新)、牛磺酸顆粒、保嬰丹、猴棗牛黃散、保嬰丹、小兒感冒顆粒、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兒止咳糖漿(露)、清宣止咳露
咳嗽、多痰
小兒止咳糖漿(露)、清肺化痰顆粒、沐舒坦、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保嬰丹、猴棗牛黃散、健兒清解液
嚴重鼻塞、膿涕
鼻淵舒、滴寧、0.5%麻黃素滴鼻(禁用滴鼻凈)
退燒
泰諾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兒退熱貼、布洛芬混懸液
發熱、扁桃體炎
小兒咽扁沖劑舌苔厚、內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兒七星茶、小兒七珍丹
食欲不振、脾胃虛弱
嬰兒健脾散(嬰兒素)、醒脾養兒顆粒、脾可欣、小兒七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