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的飲食
收藏急性肝炎的患兒飲食的原則如下:1.蛋白質應足夠。肝臟因病受損,肝細胞的修復需要補充蛋白質,但不宜過多,否則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對肝臟的恢復不利,且急性期間胃腸道有炎癥,食欲不振,因此以適量的蛋白質為最好。應選擇優質蛋白質。待病情好轉時再給予高蛋白質飲食。2.高碳水化合物。急性期間食欲不振,熱能來源主要靠碳水化合物,可適當吃些葡萄糖、蔗糖、麥芽糖、蜂蜜等。碳水化合物能合成肝糖原儲存于肝臟,對肝臟有保護作用,但也不宜過多。食欲好轉后即可按正常標準給予。3.低脂肪。肝炎病人對脂肪的消化吸收發生障礙,故厭惡油膩。因此飲食應當清淡少油,不宜吃含脂肪高的肉類、油炸食品等。由于脂肪能促進食欲,烹調用油太少會影響食品的色香味,所以也不要限制過嚴,盡可能選用植物油。4.維生素應豐富。正常兒童肝臟儲有各種維生素,肝炎使其儲存能力降低。維生素在體內能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因此應給予高維生素飲食,特別是維生素A、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5.飲食細軟易消化。以半流質飲食或軟飯較為適宜,少量多餐。食物種類要多樣化,并注意烹調方法,以增進病人的食欲,保證有足夠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此外藥膳食療也很重要,可以嘗試一下的藥膳:1,板藍根煨紅棗。2,茵梔黃粥。3,靈芝粉:[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中。適宜肝脾不調型病毒性肝炎。4,柳葉紅棗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