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狹窄的檢查
收藏影象學檢查
一、X線平片檢查 頸椎發育性椎管狹窄主要表現為頸椎管矢狀徑減少。因此,在標準側位片行椎管矢狀徑測量是確立診斷的準確而簡便的方法。椎管矢狀徑為椎體后緣至棘突基底線的最短距離。凡矢狀徑絕對值小于12mm,屬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絕對值小于10mm者,屬于絕對狹窄。用比率法表示更為準確,因椎管與椎體的正中矢狀面在同一解剖平面,其放大率相同,可排除放大率的影響(圖1)。正常椎管/椎體比率為1∶1,當比率小于0.82∶1時提示椎管狹窄,當比率小于0.75∶1時可確診,此時可出現下關節突背側皮質緣接近棘突基底線的情況。1.椎體矢狀徑; 2.椎管矢狀徑; 3.棘突基底連線。
二、CT掃描檢查 CT可清晰顯示頸椎管形態及狹窄程度。能夠清楚地顯示骨性椎管,但對軟性椎管顯示欠佳。CTM(CT加脊髓造影)可清楚顯示骨性椎管、硬膜囊和病變的相互關系,以及對頸椎管橫斷面的各種不同組織和結構的面積及其之間的比值進行測算。
三、MRI檢查 MRI可準確顯示頸椎管狹窄的部位及程度,并能縱向直接顯示硬膜囊及脊髓的受壓情況,尤其當椎管嚴重狹窄致蛛網膜下腔完全梗阻時,能清楚顯示梗阻病變頭、尾側的位置。
四、脊髓造影檢查 作為診斷椎管內占位性病變和椎管形態變化及其與脊髓相互關系。能早期發現椎管內病變,確定病變部位、范圍及大小。發現多發病變,對某些四.脊髓造影檢查 作為診斷椎管內占位性病變和椎管形態變化及其與脊髓相互關系。能早期發現椎管內病變,確定病變部位、范圍及大小。發現多發病變,對某些疾病尚能作出定性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