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瘤的癥狀
收藏1、出血癥狀:動脈瘤破裂是引起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多見的原因。表現起病急,劇烈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與精神失常。腦膜刺激征多見。亦可形成顱內血腫,產生偏癱及意識障礙。部分病人出血前有勞累,情緒激動等誘因,也有的無明顯誘因或在睡眠中發病。約1/3的病人,動脈瘤破裂后因未及時診治而死亡。多數動脈瘤破口會被凝血封閉而出血停止,病情逐漸穩定。隨著動脈瘤破口周圍血塊溶解,動脈瘤可能再次破潰出血。二次出血多發生在第一次出血后2周內。部分病人出血可經視神經鞘侵入玻璃體引起視力障礙。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紅細胞破壞產生5-羥色胺、兒茶酚胺等多種血管活性物質作用于腦血管,發生血管痙攣,發生率為21%一62%,多發生在出血后的3—15天。局部血管痙攣只發生在動脈瘤附近,病人癥狀不明顯,只在腦血管造影上顯示。廣泛腦血管痙攣,會導致腦梗死發生,病人意識障礙、偏癱,甚至死亡。
2、非出血癥狀:由動脈瘤本身對鄰近神經、血管的壓迫而致,多與動脈瘤的體積和部位有關。
(1)頸內—后交通動脈瘤常引起患側動脈神經麻痹,眼瞼下垂,瞳孔擴大,眼球外斜,甚至視力下降。
(2)前交通動脈瘤:常引起丘腦下部功能紊亂,尤見于出血時,有意識障礙、智能障礙、消化道出血等表現。
(3)大腦中動脈動脈瘤有時引起癲癇、輕偏癱。
(4)椎基底動脈瘤可出現肢體不對稱的癱瘓,錐體束征,甚至可出現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