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的病因
收藏發病原因
1、自身防御因素:
女性生殖道在解剖、生理上的特點是有比較完善的自然防御功能,增強了對感染的防御能力,在健康婦女陰道內雖然有某些病原體存在,但并不引起炎癥。但當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壞,或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發生變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便會導致炎癥的發生。
2、誘發因素
(1)產后或流產后感染:
女性產后或小產后,產婦體質虛弱,宮口未完全關閉,此時陰道與宮頸中存在的細菌有可能上行染盆腔,可發生急性盆腔炎。
(2)宮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
如行人工流產術,放環或取環手術、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官腔鏡檢查及水囊引產術等,由于手術消毒不嚴格引起感染或術前適應證選擇不當,如生殖器原有慢性炎癥,經手術干擾而引起急性發作并擴散。
有的患者術后不注意個人衛生或不遵醫囑,有性生活,同樣可使細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3)經期衛生不良:
月經期間如不注意個人衛生,使用不合衛生標準的衛生巾或衛生紙,或有性生活,就會給細菌提供逆行感染的機會,均可使病原體侵入而引起炎癥。
(4)感染性傳播疾病:
不潔性生活史、過早性生活、多個性伴侶、性交過頻者可致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入侵,引起盆腔炎癥。
(5)鄰近器官炎癥直接蔓延:
當女性發生闌尾炎,腹膜炎,由于病灶與女性生殖器官比鄰,炎癥可通過直接蔓延,引起女性急性盆腔炎。
(6)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
(7)宮內節育器:
一方面在放置宮內節育器10天內可引起急性盆腔炎,此時的感染以需氧菌及厭氧菌為主;另外在長期放置宮內節育器后繼發感染形成慢性炎癥,有時可急性發作。急性盆腔炎常見的病原菌:常見的病原體有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厭氧菌、淋球菌、衣原體、支原體等。
相關文章
網友問答
把盆腔炎分為急性盆腔炎、遷延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癥主要是根據時間來區分的。一般當病情在一個月以上時稱為遷延性盆腔炎,而當病情多于3個月時,稱為慢性盆腔炎。
在醫學上一般是根據時間分類盆腔炎的,可以分為急性盆腔炎、遷延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癥,當發病時間超過超過1個月時稱為遷延性盆腔炎,而當發病時間多于3個月時,稱為慢性盆腔炎。
根據發病時間可以把盆腔炎分為急性盆腔炎、遷延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癥。遷延性盆腔炎是指發病超過1個月的盆腔炎,而當病程超過三月的就是慢性盆腔炎。
當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或者或者體質差時,會使急性盆腔炎的病程遷延,而使得急性盆腔炎發展為慢性盆腔炎。而且慢性盆腔炎發病時間長,病情較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