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收藏手足口病由病毒感染引起,潛伏期一般3天至一周左右。患兒感染手足口病后,在發病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于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欲下降,精神不振。
發病初期:患兒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有的孩子可能有惡心、嘔吐等癥狀。此后,患兒的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現橢圓形或梭形的水泡,皰的周圍有紅暈,水皰的液體清亮,水皰的長軸與皮紋是一致的。隨著病情發展,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干燥、脫屑、脫落。另外,患兒的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較堅硬的淡紅色丘疹或者皰疹。同時,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齒齦上也有散在的水皰,但口腔里的水皰很快破潰而形成灰白色的小點或灰白色的一層膜,其周圍有紅暈,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
手足口病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多數患兒屬突然起病。本病主要侵犯患兒手、足、口、臀四個部位,臨床上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的四不特征。手足口病皰疹患處若破裂,細菌容易從傷處入侵,造成感染,很有可能會損壞神經從而影響到患病部位的靈活運用。
手足口病病情嚴重的話,患兒會出現高燒現象,甚至出現肺水腫、腦炎、心肌炎等。
相關詞條
手足口病的原因 | 怎樣治療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吃什么好 | 手足口病檢查 | 六種方法幫助兒童防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