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21:08:1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血液透析是一種常見的醫療手段,在醫學上也被稱為HD。這是用來治療腎臟疾病的一個方法,通過機器將血液引流到體外,經過透析液和其他物質的轉換再將其引流回體內,從而過濾到體內多余的水分。那么,血液透析后有什么注意事項呢? 血液透析后有什么注意事項1. 促進血液循環。對于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做完血液透析后需要留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態,平時也可以適當做一些體育鍛煉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防止出現感染,比如握拳運動、抬高肢體等。 2. 定期檢查,評估血液透析質量。盡可能每1-3月復查一次腎功能,電解質,血常規,鐵代謝,甲狀旁腺激素等基本的檢查。每半年復查一次輸血前8項。有些時候胸片,B超等也是必須的。 3. 減少食鹽的攝入。因為鹽會加重患者的口渴感,而使飲水量增加。每天所吃的鹽不要超過2克,最低的標準是您平日所吃的食鹽減半。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重要:清淡飲食,不吃辣椒,戒煙酒,不熬夜等。 4. 控制日常飲水量。透析期間如果大量飲水,就會導致體重增加過快,而且還會增加心臟負擔,血壓也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此期間一定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飲水量,平時也盡量不要吃一些含水量比較多的食物,包括稀飯、面條等。 5. 盡量不要吃那些含鉀量很高的食物。含鉀量高的食物包括:橘子,香蕉,海帶,紫菜,豆制品等等,肉,青菜,水果等食物含鉀量也很高。很多急診搶救的透析患者都是由于高血鉀。 透析時血壓低的原因有哪些呢透析過程中會引發低血壓最常見的原因主要是兩次透析間體重增加太多、透析時脫水速率太快。透析前使用降血壓藥物、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心臟功能異常和對透析器材過敏等都是引發并發癥低血壓的原因。另外,透析的時候相當于血液有一部分是在體外循環的,所以實際的血液容量是減少的,如果心臟本身的代償能力不適很好的話,血壓就會有明顯的下降,出現低血壓的問題,在血液回輸后不會有什么影響。還有如果透析時過度緊張有可能緊張性的休克,引起急劇的血壓下降,這種情況是要注意避免的。 醫學研究證實,在患者經過血液透析后,2 h 后出現低血壓現象的概率最高,這是由于患者體液超濾過多和血容量循環不足所致,是低血壓常見因素。透析患者在治療期間,鉀的攝入量也不能過多,每天的攝入量不能超過二點五克,更應該少吃高鉀食物,像海菜、蘑菇以及卷心和香蕉等食材都是血液透析患者應該遠離的,如果不能控制鉀的攝入量,就會讓患者出現高鉀癥,會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