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胃鏡,很多人都特別的熟悉,因為胃鏡是醫學上的一種檢查胃部的方法,對于很多胃病患者來說,只有做胃鏡才能徹底的檢查出胃病的患病原因,才能對癥治療,那么胃鏡怎么做呢? 胃鏡怎么做1、檢查前 禁食8小時,有幽門梗阻者,在檢查前2-3天內進食流質,檢查前1晚應洗胃。如果做過X線鋇餐造影的人,3天內不宜做胃鏡檢查。檢查前5-10分,口服一支2%利多卡因凝膠,用來進行局部麻醉。另外,檢查前需要檢測乙、丙型肝炎病毒標志,對陽性者用專門胃鏡檢查! 2、檢查中: 一般取左側臥位,雙腿屈曲,頭墊低枕,使頸部松弛,松開衣領和領帶。口邊一般會給我們放一個彎盤,裝病人唾液用的。術者面對病人,左手持操作部,右手執鏡端約20cm處,直視下插入口腔,緩緩沿舌背、咽后壁向下推進至環狀軟骨水平時,可見食管上口,插入胃鏡。病人此時需保持頭部位置不動,當胃鏡插入15cm到達咽喉部時,囑病人做吞咽動作,但不可將唾液咽下以免嗆咳,讓唾液流入彎盤或用吸管吸出。 3、檢查后: 退出內鏡時盡量抽氣,以防止病人腹脹。術后咽喉部麻醉作用不會消退,盡量不要吞咽唾液,以免嗆咳。術后2小時,可先飲少量水,如無嗆咳再進食。當天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宜,行活檢的病人,應禁食水4小時,應進食溫涼飲食。注意,如果出現咽痛、咽喉部異物感,一定不要用力咳嗽,避免損傷咽喉部黏膜。如果出現腹痛、腹脹,可進行按摩,促進排氣! 總的來說胃鏡檢查就是通過檢查裝備來查看胃部狀況的一種檢查方式,只是不同的胃部問題相應的檢查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樣只要胃鏡檢查結果表明胃部有病變,那就要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尤其是有癌變跡象的一定要及時對癥處理。 什么癥狀需要做胃鏡一、食欲不振導致體重,體重下降。不清楚原因就食欲不振,或者體重逐漸下降,這可能都是由于胃病引起的并發癥。 二、腹痛。由于引起腹痛的原因有多種,當中有輕重之分,這時我們就需要通過胃鏡檢查來確認判斷清楚疼痛原因,搞清楚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再根據不同疼痛的地方去處理,以免耽誤病情,威脅到自身的健康問題。 三、胃炎。胃癌的前期預兆就是萎縮性胃炎,所以定期進行胃鏡檢查能及時發現疾病,避免惡性的疾病病變,為治療爭取時間。 四、吞食了異物。就是不小心或者因為特殊情況吞食了一些硬物進食管或者胃里面。例如牙簽,別針,硬幣等小異物,這時就需要通過胃鏡處理,免去手術的痛苦。 五、反酸和燒心患者。有其癥狀的患者就意味著有胃液反流進入到了血管,會有損傷食管的可能,所以這時就需要胃鏡來確認病情的程度,避免后面可能產生的出血或狹窄并發癥。 其實不做胃鏡也是可以對胃病進行檢查的,比如上消化道造影也就是鋇餐是目前檢查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鋇餐對輕微的胃潰瘍、胃癌早期的診斷并不是很準確,而胃鏡有很高的準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做胃鏡還是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