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和腎臟都是人體的兩大臟器,他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理上和病理上都相互影響著。脾要是一直虛弱就會進一步導致腎變衰,出現一些消化功能和代謝紊亂的問題,那么脾腎兩虛濕氣重怎么調理呢? 脾腎兩虛濕氣重怎么調理脾調理通常是進行健脾調理,可使用草藥、成藥以及外治法進行調理。如果脾虛患者是由于運化功能減退或統血功能減退,導致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面色蒼白等各種癥狀,可以用人參健脾丸進行治療。腎陰虛主要表現為陰液不足,如口干、眼干、舌干、鼻干等,以及伴有腎虛引起的虛火旺盛表現,如潮熱、盜汗、手腳心發熱、煩躁、失眠等,皆屬陰虛火旺的表現。此時可用六味地黃類的藥物治療,包括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明目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等。 腎陽虛主要表現為畏寒、動力不足、倦怠、小便清長,男性患者還可能出現性功能減退、性功能低下,女性患者可能出現白帶清稀、宮寒或者是痛經等一系列腎陽虛表現。此時患者可使用金匱腎氣類藥物,如右歸丸等助陽。 如果患者由于脾腎陽虛造成濕氣較重,或者脾腎兩虛造成濕氣較重,通常可以用溫脾陽、補腎陽的方法進行調理。另外還可加用祛除濕氣的藥物,比如人參健脾丸、參苓白術丸、金匱腎氣丸、藿香正氣丸、四妙丸等進行治療。無論是脾腎兩虛,有無濕氣,患者皆可以用外治法進行調理,比如針刺或者是艾灸,也都具有較好的調理作用。如果患者脾腎陽虛加濕氣重,需要面診醫生,通過湯藥進行調理,此方法更具有針對性,而且效率更高。 濕氣重為什么不能補腎濕氣重不能補腎指的是不能補腎陰,但是可以補腎陽。因為腎主水的功能指的是腎陽,而不是腎陰。而且補腎陽對于濕氣重的治療至關重要。濕邪主要特點是阻滯氣機,而滋補需要氣機流動。 補腎陰是治療腎陰虛的大法,只針對虛證,實證禁止單獨使用,而濕邪屬于實邪,如果誤用補腎陰的治法,會導致濕氣更重。另外,濕氣重的原因,雖然跟腎有一定關系,但是主要是脾虛導致。所以治療濕氣,重在健脾,而不是補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