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20:46:2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小兒外耳道炎是兒童耳部疾病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患有外耳道炎會對孩子的耳部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是需要及時處理的,但是大部分人對于這種疾病了解的不多,就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那么小兒外耳道炎是什么病? 小兒外耳道炎是什么病小孩子外耳道炎一般是因為細菌感染導致的外耳道炎癥感染性疾病,如果是急性外耳道感染,主要表現為到耳朵里面癢、疼痛、向外流出分泌物,并可以有聽力減退等癥狀。如果是慢性外耳道炎,一般耳朵疼痛的癥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耳朵癢和向外流分泌物。如果小孩子外耳道炎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中耳炎。小兒外耳道炎臨床上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來消炎抗感染治療。 小兒外耳道炎的發病,目前多認為是由于復雜的內外因素激發而引起的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先天性過敏體質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嬰幼兒多以吃奶為主,其外耳道炎多由于對奶制品過敏引起。突然改變奶粉的種類或添加魚泥、蛋黃等輔食時,常可誘發小兒外耳道炎。常見的內在因素如:胃腸功能紊亂、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體內有感染病灶、腸道寄生蟲等。外界因素如:日曬、風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觸肥皂、化妝品等均可誘發外耳道炎。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某些人外耳道炎加重。 另外,小兒外耳道炎的發生與人們的體質有關,很有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所導致的,當小孩患有麻疹、猩紅熱、流行感冒等疾病時,身體抵抗力下降,咽鼓管和鼓室黏膜的局部防御作用減弱,外界病菌容易侵入中耳而引起急性炎癥,致使患兒哭鬧不安,而哭鬧又會加重耳朵發炎,如果長期沒有徹底治愈,可導致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的發生。 急性外耳道炎及癤腫急性外耳道炎又稱彌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療腫又稱局限性外耳道炎。均因游泳、沖洗外耳道、中耳炎癥分泌物等浸漬皮膚或挖耳(如取外耳道異物、盯聹等)損傷皮膚并發細菌感染所致。外耳道濕疹、糖尿病亦可為誘因。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或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耳部紅、腫、熱、痛。張口咀嚼時加重。可放射到同側顳部。常伴發熱和全身不適。耳道呈彌漫性充血、糜爛,結膿痂或外耳道外局部呈丘狀隆起,成熟時頂部有膿點。破潰流膿后,耳痛減輕。耳屏壓痛,牽拉耳廓痛,或乳突區皮膚紅腫,耳后溝消失,耳廓聳立。 外耳道皮膚受水浸漬,中耳膿液刺激,挖耳損傷繼發感染。外耳道濕疹、糖尿病亦可為誘因。耳痛呈跳動性,張口咀嚼時加重,可放射到顳部。常伴頭痛、發熱和全身不適。耳道皮膚呈彌漫性充血、糜爛、結膿痂。癤腫局限于外耳道外1/3,呈丘狀隆起,成熟時頂部有膿點。耳屏壓痛,耳郭牽拉痛,或乳突皮膚紅腫壓痛,耳周淋巴結可腫大壓痛。 全身使用抗生素。用雙氧水或1%硫柳汞酊清潔外耳道后,應用含有可的松的抗生素溶液滴耳,如復方新霉素液滴耳。綠膿桿菌感染可用多粘菌素b溶液滴耳。癤腫成熟或向耳周擴散時,應切開引流。并用3%雙氧水清洗,滴入抗生素液。若為糖尿病患者請內科協助治療。用藥原則:早期輕癥者以口服抗生素和其他輔助藥為主。較重的病例根據藥敏試驗選擇有效抗生素(包括新特藥物)和加強局部處理或請專科協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