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20:47:26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孩子需要學習,需要成長,因此他們大多數時間在學校里度過。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才能夠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然而校園暴力是威脅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大校園問題,老師與家長都應該重視,那么怎么讓孩子避免遭受校園暴力呢?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 怎么讓孩子避免遭受校園暴力一、言行舉止要有度。許多暴力事件的起因,并不是由多大的矛盾,往往只是一個眼神或者一句無意識的話引起的。所以,平時一定要告誡自己的孩子,說話不要太張狂,也不要主動出面管閑事。要知道,在你連自己都沒有能力保護的情況下,你的強出頭只能給自己帶來危險和麻煩。 二、莫交損友。歷史上,許多因為結交了損友而因此家破人亡的慘烈事件。所以,家長應該提醒孩子,讓他在選擇朋友之前,先了解一下對方的家庭和人品。一個家庭氛圍不和諧,或者人品極差的家庭里,孩子也會受到影響,這樣的朋友,必須要遠離。如果孩子無法把握尺度,可以讓他分享給家長參考。比如朋友的家庭住址,家庭人員的構成情況,以及性格方面的問題。 三、禁止去不良場所。孩子有自己的圈子和活動場所。一些社會上的,光怪陸離的圈子必須要遠離。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孩子,會在哪些場合里迷失自我,成為別人的工具或者玩物。而且,舞廳、游戲廳等等場所,充斥的都不是正常的生活氣息,孩子最容易被那些不良風氣腐蝕。 四、要盡量避免一個人走偏僻的地方。公眾的威懾力還是巨大的。在那些公開的,人員密集的地方,多數想干壞事的人都會懼怕。而那些空曠、人煙稀少的地方,會擴張他們的膽量,讓他們變得肆無忌憚。所以,平時要教導孩子,繞開這些地方。 五、不要與陌生人說話。許多校園暴力都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被傷害的孩子提前都會有預感,所以他們也會自我防范。于是,有些人便會利用陌生人將受害者約出去,他們編造的理由,未必都是那么妥帖,只要稍微詢問,便會露餡。所以,要教會孩子,謹慎面對陌生人,無論是當面還是電話,微信等方面。也不要隨便相信陌生人,跟他們出去。有時候,你勇敢的說個“不”,完全可以避免更重大的傷害。 家長把關之后,要給出孩子最真誠有力的建議,而不是暴力干涉,這一點必須要注意。暴力干涉往往會把你的孩子推出去。 校園霸凌者的心理動機1.在心理上無法得到滿足。育兒專家表示,孩子的心理問題是最值得重視的,很多孩子由于在心理上無法得到相應的滿足感,就會通過欺凌別人來實現自我滿足。比如在生活中長期受到忽視的孩子就會喜歡欺負別人來增強自己的安全感,因為在生活中總是遭到忽視,這樣的孩子內心安全感是很低的,他們就會通過欺凌別人來增強自己內心的安全感,當看到別人害怕的樣子就會非常滿足。 2.在生活中經常受到父母的責罵。我們都知道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會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在生活中如果經常受到父母責罵的孩子,他們是非常自卑的。因為在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愛,所以他們對父母以及這個世界都會充滿了怨念,這個時候就會非常討厭其他過得比他好的孩子,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欺凌現象,他們就通過欺負別人來轉移自己的自卑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