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人們身體不舒服時服用藥物,一定要注意聽醫生的建議,不可盲目服用,這樣才能避免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副作用。對于身體較為嬌弱的寶寶來說,用藥時需要注意的事情就更多了。那么寶寶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寶寶用藥有哪些注意事項第一,不能隨意用藥,尤其是解熱鎮痛藥和抗生素千萬不能隨便使用,一旦使用也必須在醫生嚴格指導下使用,退燒藥不可過量,用藥時間不可過長。 第二,用藥時要做到種類少而精,即能用一種藥盡量不加另一種藥。如果需要同時服用幾種藥物,要嚴格遵守醫囑將服藥時間錯開,以免藥物在體內相互作用而產生毒副作用或降低藥物的效果。 第三,用藥劑量要嚴格聽從醫生安排,因為小兒用藥劑量和大人不同。許多藥如抗生素、退燒藥等都是根據小兒體重計算出來的,父母不能隨意加減藥物劑量,或者隨意停藥,這都是不對的。 第四,用藥之前要認真看清藥物說明,了解其毒副作用。在用藥過程中,父母要注意觀察,若發現異常情況,應引起警惕,立即停藥,并盡快請醫生診治。 第五,家庭用藥千萬謹慎,既不能選擇成人藥物,又不能按照成人藥量用藥,最好還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 第六,在給寶寶用藥時,藥片、藥丸可研細后溶于水制成“湯劑”,可使用試管型喂藥器或滴管,最好不用普通湯匙喂,因為它不容易控制藥量,影響療效。 小兒喂藥錯誤方法首先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千萬不要捏住寶寶的鼻子強行喂藥。這種用藥方式很容易使寶寶將藥物嗆入呼吸道而窒息。其次,寶媽不要擅自任意地加大或減少藥量。如果用藥劑量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急性或蓄積性藥物中毒。如果用藥劑量少,達不到效果,寶寶可能會發病反復,容易讓寶寶的身體產生耐藥性和其他的不良反應。 另外,嬰幼兒的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很容易發熱,這時寶媽不要盲目地給寶寶使用退熱藥。最佳的方法是物理降溫和多喝水,如果寶寶沒有好轉再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還要提醒的是,很多寶寶看似癥狀相同,但是病情卻有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所引起的。就算是同一個寶寶得了與先前完全相同的病,家長在給寶寶用相同的處方藥之前,也需要咨詢醫生,最好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讓醫生來作判斷。家長們不能因一時之懶而選擇擅自分享藥物。 最后,當寶寶吃某種藥物已2-3天還沒有好轉,就不能更吃了,說明寶寶的病癥并不是表面看的那么簡單,需要盡快帶他去看醫生。不然有可能會延誤有效的治療期或者讓疾病出現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