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指的就是過分庇護孩子,輕易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過分溺愛的常見表現有孩子要什么就給予什么,放任孩子一切行為,給予孩子特殊待遇,過分關注孩子,害怕孩子哭鬧,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等。那么,過分的溺愛會怎么樣呢? 過分的溺愛會怎么樣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因為溺愛總是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并且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性格驕橫,目中無人。做事不懂得寬容和忍讓,也不會尊重父母,對其他的長輩沒有禮貌。有的孩子性格會比較懦弱,因為長期都被溺愛,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靠家長解決,會影響到性格的形成,承擔不了挫折和困難,影響到以后的人際關系。 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辦,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變得懶散,偶爾做一點事也是丟三拉四,更沒有紀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紀律,他可以不聽別人的,別人卻必須聽他的,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于立足。 由于我們溺愛孩子,致使孩子諸多的能力都被掩蓋了,這樣他就發展不起來了。一旦這種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學習、生活中,他就會遇到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就會在學習上遇到諸多的障礙,也就說在學習的每個環節上他都受挫,于是孩子就不喜歡學習,最后厭學,甚至輟學。 隔代教育怎樣避免溺愛1、與老人充分的溝通。隔代教育中,鑒于老人疼愛孩子的心理,溺愛有時很難避免。所以,坐下來與老人心平氣和地溝通,是十分有必要的。父母需要要讓老人知道如果這樣溺愛的話,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所以一定要讓他們理性對待。而如果老人特別喜歡孩子,看不下去孩子被批評,那就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回避一下好了。 2、分清責任。在孩子出生后,一定要讓老人知道自己才是孩子的監護人,自己有教育孩子、批評孩子的權利。只要孩子真的有犯錯,應該接受批評,而且批評方法得當,老人就不應該插手。老人可以一起對孩子進行撫養、照顧,也可以批評孩子,但是在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能袒護。 3、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明白,只要犯了錯,誰也幫不了他。有些孩子做錯了事就去找爺爺奶奶,試圖尋找支援。對于這種行為,父母一定要采取措施,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錯,必須自己正視錯誤,改正錯誤。越是找支援,受到的批評和懲罰越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