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兒科病癥,這類病癥屬于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在發病的時候會伴隨全身發熱、結膜炎和淋巴結腫大等表現。有的家長會在寶寶的日常飲食做一些調整,希望能對病情有幫助。那么,寶寶川崎病不能吃什么呢? 寶寶川崎病不能吃什么1.海鮮。川崎病發病期間會出疹子,而海鮮中所含的蛋白質在進入人體后,可作為一種過敏原,對機體產生過敏反應,易使疹子發癢,加重出疹,所以患川崎病的孩子最好別吃海鮮。 2.生硬、過熱的食物。川崎病發病期間孩子的口腔和咽部黏膜易充血,嘴唇發紅干裂,并呈現草莓樣舌,消化功能也下降,這種情況下吃流質食物才能避免疼痛,也易消化好吸收,像燙熱、硬,需要多咀嚼,不好消化的食物應避免食用。 3.高膽固醇的食物。要知道經常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在川崎病患病期間最應警惕的就是冠狀動脈瘤并發癥,所以患病期間家長不能給孩子吃高膽固醇的食物,避免引起并發癥。像奶油、冰淇淋、豬油、牛油制成的面包或餅干;五花肉、香腸、雞、鴨、動物內臟;炸薯條、薯片;蛋黃、魚卵、蟹黃等都是高膽固醇的食物。 4.刺激性食物。像韭菜、大蒜、辣椒、蔥、生姜、花椒、芳香調料等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對腸胃和機體有刺激性,對熱性病,各種炎癥如瘡、癤、癰、腫有加重病勢,促發炎癥的作用,所以川崎病不能吃刺激性食物。 川崎病怎么治療1、川崎病在發病后就要立即進行治療,絕對不可耽誤。在發病的早期,醫生會給患者口服強力消炎藥物,來對炎癥進行控制。還會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球蛋白類藥物,以配合消炎藥物,來減少由川崎病冠引發冠狀動脈瘤的出現可能性。 2、在使用球蛋白類藥物時,會每隔2~4小時使用一次,通常要連續使用4天,消炎藥物也最少使用4天,之后會根據患者病情決定停藥或是繼續用藥。 3、在川崎病的治療中,如果病情需要的話,醫生還會在病人的藥物中,加上皮質激素,如果患者恢復良好或是病情逐漸穩定后,會逐漸減少用藥劑量。 川崎病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還會引起很多嚴重并發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進行正規的治療,不要聽信一些偏方。現在對于川崎病的治療,通常都會采用以上的方法。而且在治療效果上,在很多時候還是能夠令人滿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