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臟病是生活中較為多見的一種疾病,這類病癥大多出現在兒童群體,可以根據其不同時期的癥狀進行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和藥物治療等,家長們也要了解此病癥的發病癥狀,避免耽誤病情。那么,先天性心臟病的癥狀有哪些呢? 先天性心臟病的癥狀1、青紫: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如大血管錯位,法樂氏四聯癥等)的突出表現。可于出生后持續存在,也可于出生后三至四個月逐漸明顯,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顯。 2、房間隔缺損:當患者出現房間隔缺損時,則會產生呼吸困難、身體乏力以及氣促等情況,而且生長發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較少產生青紫表現。 3、動脈導管未閉:動脈導管未閉也是先天性心臟病中的多發類型,病發后容易產生呼吸困難、乏力以及多汗等表現。 4、易患呼吸道感染:多數先天性心臟病由于肺血增多,平時易反復患呼吸道感染,反復呼吸道感染又進一步導致心功能衰竭,二者常常互為因果,成為先天性心臟病的死亡原因。 5、心衰:新生兒心衰被視為一種急癥,通常大多數是由于患兒有較嚴重的心臟缺損,其而且臨床表現是由于肺循環、體循環充血,心輸出量減少所致,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血壓常偏低,可聽到奔馬律,肝大,但外周水腫較少見。 小兒先天心臟病能治嗎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可以治療,但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可由多種病因導致多種不同的病情,也有輕重程度之分。有一些孩子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可能出生后即使經過治療也很難康復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但是有一些先天性心臟病病情比較輕,出生后進行手術治療,患者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成長發育,心臟也會轉為正常的形態,不會留下任何先天性心臟病的跡象。 另外還有很少一部分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在他們五歲之前先天性心臟病可能會自愈;也有少部分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屬于輕微畸形,對身體健康影響不大,所以不必進行治療。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大部分經過治療恢復后和正常無異。 像心室中隔缺損這類隨著孩子成長有可能會自動愈合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類型,可以先給其愈合的機會,孩子稍大時如果并未改善可再實施心導管矯正。如果是一心房一心室的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可能難以百分之百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