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養生手法,遵循陰陽五行和臟腑經絡等學說的理論,運用不同的手法刺激身上的穴位,從而達到經絡疏通和氣血流通等功效。而有的家長也會在日常給孩子推拿足三里。那么,小兒推拿足三里的手法是怎樣的呢? 小兒推拿足三里的手法小兒推拿屬于中醫推拿的一種,通過對寶寶身體的穴位進行推拿,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緩解不適、促進身體健康成長的目的。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當脛骨前肌上。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當脛骨前肌上。 小兒推拿足三里的 1、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2、可用艾條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灸時應讓艾條的溫度稍高一點,使局部皮膚發紅,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 以上兩法只要使用其一,堅持2-3個月,就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 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著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張開,起支撐作用,以協同用力。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和走竄等感覺,持續數秒后,漸漸放松,如此反復操作數次即可。 小孩舌苔白厚怎么推拿1、逆八卦,內八卦穴在孩子的手掌面上,逆著推有利于氣寬胸、順氣化痰、消宿食,具有調和五臟、升清降濁的作用。一般推拿五十下即可,每日堅持。 2、揉板門,板門穴在孩子手掌的大魚際上,順時針揉就可以。揉板門具有健脾消胃、消食化滯,通達上下之氣的作用。 3、掐四縫,掐四縫就是掐孩子五指之間的四個縫隙,可以促進腸道挪動,從而促進孩子的食欲。揉二馬,孩子握拳,然后揉二馬,涂點潤膚露,來回揉二百到三百次。 4、足三里,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病兒皮膚,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的一種小兒推拿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