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21:05:3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中耳炎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耳科疾病,這種病癥大多會找上青少年群體,一般是由于細菌感染或病毒侵入所引起的。雖然這種疾病并不致聾,但是如果長時間不治療很可能會導致失聰。那么,兒童中耳炎的癥狀表現形式是怎樣的呢? 兒童中耳炎的癥狀表現形式兒童中耳炎癥狀表現有耳朵疼痛、流膿、鼓膜穿孔等局部癥狀,還可能伴有全身性癥狀,如發熱、腹瀉、食欲不佳等情況。 1、耳朵疼痛感,疼痛感是兒童中耳炎最早出現的,也是最典型癥狀之一。因為兒童對疼痛最敏感,早期自訴疼痛感,后期病緩解或者鼓膜穿孔,膿液流出后疼痛感反而會減輕。 2、耳朵聽力下降,有的兒童可能描述不太清楚,主要表現為平常對聲音不敏感,自訴出現耳悶堵感,耳朵有堵的感覺,感覺耳朵里有東西阻礙。 3、耳鳴的聲音,部分兒童會訴說耳朵里有響聲,表現為低調的耳鳴。 4、耳朵流膿,如果有中耳炎,鼓膜沒有穿孔時耳朵流膿不明顯,一旦中耳炎導致鼓膜穿孔會持續不斷流膿,膿液減少提示病變有好轉,但不是絕對的。有的兒童有隱匿性中耳炎,鼓室流膿少了,病變反而變重了,所以要注意密切觀察。 5、部分兒童的中耳炎可以出現頭疼、發熱、惡心、嘔吐等全身中毒的相關癥狀。此時需要加大抗炎治療,以免誘發全身的膿毒血癥、腦膜炎等相關疾病。 當家長發現寶寶有上述癥狀時,一定要注意及時領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可以到耳鼻喉科進行耳內窺鏡檢查,檢查外耳道、鼓膜的表現,如外耳道有沒有紅腫,鼓膜有沒有穿孔充血,外耳道里面有沒有膿性分泌物等,這樣明確診斷之后,可以進行進一步治療。 小兒中耳炎的危害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于體檢時始被發現。 2.高燒等肢體癥狀。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可達39℃~40℃,小兒哭鬧不安、聽力下降和耳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這些表現類似感冒或腸炎,極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檢查后可發現耳膜充血、聽骨紅腫、外凸。 3.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有時會間斷一下再次出現。 4.流膿。一般在患病4-5天后,體溫下降,耳痛消失,可以入睡,但鼓膜破潰,膿液從耳道流出,耳鳴和聽力下降仍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