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內不合群是需要家長正視的問題,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性格孤僻所致,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初入園無法適應環境所致。如果孩子遲遲無法融入群體,家長就需要通過觀察來查明原因。那么,幼兒園孩子不合群該怎么辦呢? 幼兒園孩子不合群該怎么辦1、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建立孩子內心的自信。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更多的是關于孩子的處事、性格方面的影響。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與性格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是改善孩子性格孤僻內斂非常有效的方法。只要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鼓勵幼兒。家長不要認為幼兒性格內向是不好的性格,而否定、批評幼兒,長時間的批評會使幼兒更加不敢表達自己。家長要多給予幼兒鼓勵和正向的激勵,在其表現退縮時,給予其安慰,認真傾聽,在其表現良好時,進行贊揚、鼓勵,可以逐漸讓幼兒在感覺安全的情況下融入集體。 3、家長要和老師多溝通。如果孩子不合群,一定也有一些原因,要和老師們溝通尋求原因,是喜歡玩不一般的游戲還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這種情況都是存在的,一定要善于發現,還要和老師打好關系這是很重要的。 4、治療疾病。如果幼兒有相關疾病,比如自閉癥、精神發育遲滯、發育落后等,家長要積極帶幼兒去兒童心理科或精神科看醫生,通過積極干預,使幼兒盡快恢復正常。 孩子入園焦慮的表現有哪些(1)依戀親人,情緒變化無常。經專家調查研究顯示,依戀親人、情緒變化無常的幼兒占很大比重,主要表現在:幼兒在早上出門時,十分抗拒,所有出家門的準備工作都拒絕配合,在家長哄騙、勸說下才暫時“妥協”;幼兒一進入幼兒園就哭鬧,拒絕與教師交流;幼兒一看到家長離開,就立刻追趕,喊著“媽媽,不要走,我要回家”;幼兒在活動、睡覺時不停哭鬧。 (2)依戀教師,產生“雛鳥情節”。大多數幼兒都有特別依戀的養育者,入園后,幼兒潛意識里認為養育者不要他了,哭鬧也不能使養育者出現。 因此,幼兒把這種依戀轉移到了一個可以給予他安慰和希望的人身上,他“認識”第一位接待的教師后,會在一段時間內都跟隨這位教師并十分依戀。比如,緊緊跟隨教師或保育員,不愿走入集體,拒絕集體活動。吃飯需要教師喂,午睡哭鬧需要教師哄,教師一離開就焦躁,甚至看到其他幼兒靠近這位教師,會很粗魯地推開其他幼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