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中醫上也被稱為爛喉痧,多發于冬季和春季,學齡前的兒童屬于高發人群。病情比較輕微的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若發現不及時,病情嚴重者就需要接受抗菌治療。那么,兒童猩紅熱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呢? 兒童猩紅熱的早期癥狀兒童猩紅熱的早期癥狀,有皮疹、舌頭改變、發熱等癥狀,具體分析如下: 1.皮疹。兒童猩紅熱的皮疹最先出現在耳朵后面、頸部、胸部,然后發展為全身性的皮疹,大小均勻,有癢感,按壓后褪色,皮疹之間沒有正常顏色的皮膚。腋窩、腹股溝等皮膚褶皺處,有密集的皮疹連成線,為“帕氏線”。 2.舌頭改變。兒童猩紅熱的早期癥狀為舌頭淡紅,邊緣充血,灰白色舌苔;約3天后,舌頭改變為深紅色,舌刺明顯,呈“楊梅舌”。 3.其他癥狀。高熱(39℃以上)、頭痛、腹痛、關節酸痛、周身乏力、咽喉充血等癥狀,兒童的臨床癥狀輕重,略有差別。 猩紅熱多是鏈球菌感染,感染的部位是扁桃體,患兒可出現咽部疼痛、扁桃體化膿。并且猩紅熱是具有傳染性的疾病,患兒應該進行隔離,而且應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因為鏈球菌感染可對心臟、腎臟造成損傷,后期需監測心臟及腎臟改變。 患兒平時要注意避免吃發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過甜、過咸的食物,如豬肉、羊肉、公雞肉、蝦、螃蟹、南瓜、香菜等還要注意一些富含長纖維的蔬菜以及熱性的水果也要避免食用。患兒飲食上應該以營養、易消化、清淡的飲食為主。 猩紅熱多久可以上學發熱后24小時內開始發疹;始于耳后、頸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Ⅲ.病程初期舌覆白苔,紅腫的乳頭突出于白苔之外,稱為“草莓舌”,2~3天后白苔開始脫落,舌面光滑呈肉紅色,乳頭仍凸起,又稱為“楊梅舌”。 “口周蒼白圈”如顏面部僅有充血而無皮疹,口鼻周圍充血不明顯,相比之下顯得發白,稱為“口周蒼白圈”。Ⅴ“帕氏線”(在皮膚皺褶,皮疹密集或由于摩擦出血稱紫色線狀,稱為“線狀疹”或帕氏線)自治療日起不少于7天。 總的來說,猩紅熱是傳染性非常強的病,所以如果孩子染上了猩紅熱,不管是為了其他孩子的健康,還是基于孩子的病情能得到控制,都應該第一時間送到醫院及時就診。其次就是幼兒園寶寶的家長要多加注意,孩子感冒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感冒很可能是患猩紅熱的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