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避免不了會出現調皮搗蛋的情況,平時生活中很多孩子很容易會出現犯錯的現象,孩子犯錯以后,父母是需要正確批評的,一些錯誤的批評方式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父母需要學習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父母該如何正確批評孩子? 父母該如何正確批評孩子低聲。父母應以低于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沉默。孩子一旦做錯了事,總擔心父母會責備他,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會感到“不自在”,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暗示。孩子犯有過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啟發孩子,不直接批評他的過失,孩子會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而且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換個立場。當孩子惹了麻煩遭到父母的責罵時,往往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責罵。做家長的要換位思考下。適時適度。小孩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仿佛已經過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評孩子要趁熱打鐵,不能拖拉,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傷害孩子的自尊自信自愛心。批評孩子前要首先讓他認識到他所犯錯誤的嚴重性,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不發火不體罰,這點是需要所有家長謹記在心的,不僅僅是批評孩子的時候,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要和孩子發火,要保持冷靜。如果當時發火了體罰了孩子,事后再去補救,這樣是起不到批評的效果的。保持耐心,聽孩子自己的說法和分析。孩子在大人眼里做錯事,在他的世界可能就不是了,所以耐心聽他的說法,這個過程對你之后對他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父母不正確愛孩子的方式完全的放養。許多父母忙于工作事業,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將孩子丟給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大多是只能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在精神需求上處于空白狀態,孩子處于放養狀態,在父母看來自己努力地工作,讓孩子衣食無憂就是對孩子最大的疼愛,其實不然。 無條件的溺愛。父母以自己的方式,只要孩子提出條件,父母就會無條件地滿足,充分體現了對孩子的溺愛,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就如同溫室里的花朵,難以經受社會的挫折。過度的關注。父母對于孩子的所有行為舉止都處于一種監督和管制狀態,孩子稍有差池就開始喋喋不休的訓斥,對于孩子管理太過嚴苛,有些甚至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太過于怯懦,容易優柔寡斷。 父母愛子女的正確方式:給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學習條件的同時給孩子的愛的陪伴。讓孩子知道生活中的現實才是教育,而不是把孩子關在象牙塔里。父母要肯定孩子取得的每一個小進步。父母在生活中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鼓勵孩子勇敢追求心中的夢想。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父母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