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是兒童早期身體發育障礙性疾病,一般表現為刻板重復,社會交往障礙,愛好狹窄和溝通障礙等。根據數據表明,自閉癥發病率大約1%,隨著發病率逐漸增加,也引起很多人對自閉癥的重視。那么,老師應該怎么對待自閉癥的兒童呢? 老師應該怎么對待自閉癥的兒童?孩子患自閉癥大多都是因為感受不到關心和愛護,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跟身邊人的關心,孩子長時間被忽略就會變得不愛說話,會自覺的隱藏自己心中的想法,不愿意跟人分享與交流。所以老師們要幫助孩子發覺生活中的樂趣,給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對生活跟周圍的人,事,物有興趣。就像一個本來厭倦吃東西的人,要用鮮艷獨特的色澤搭配跟有趣的食物造型夠其他的食欲,讓他愿意去品嘗美食。 因為自閉癥兒童不愿意社交,所以他們常常獨自行動,無聊的時候可能會自己跟自己玩,咬手指痛或者是撞擊物體,發出怪聲音等等,老師要密切注意自閉癥兒童,避免他們無意間受到傷害。讓他們玩一些沒有危險的玩具,可以學習畫畫。對他們的教學要有耐心。 自閉兒在普通班,大多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智力,如果沒有仔細說明,其它的同學很難理解他奇怪的行為,因此在學期初或自閉兒入班前,向學生清楚說明,更可以安排小老師,請同學特別留意他。 學校輔導室的特教組以及資源教室專任老師,均具有提供咨詢、協助一般教師處理特殊學生相關問題的責任,如果在輔導、教導自閉兒上,有任何困難,都可以求助于學校輔導室。 小孩自閉癥有什么表現病態依戀某些特殊物品孤獨癥患兒通常會對某些物品發生特殊的興趣,如積木、收音機、球等,以至于達到依戀的程度。他們對這些東西愛不釋手,且能在玩耍中感到滿足,如將這些物品拿走,則會引起哭鬧、驚慌。患兒很少參加其他兒童的游戲,一個人玩耍反而高興,常常自得其樂。 自閉的兒童在語言方面會比較得比較奇怪,對語言的表達和理解能力很差,無法正確用詞語表達問題,甚至發音也錯誤,甚至經常自己一個人在說話,口音也很奇怪。年齡越大的孩子變得越不愿意說話。 刻板重復動作患兒常堅持重復刻板的游戲模式和生活活動模式,抵抗改變,缺乏變化和想象力,如反復給玩具排隊;坐的位置不能改變;東西放的地方不能改變;生活內容的順序必須保持原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