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于節氣有清晰的劃分,三伏天也分成了頭伏、中伏和末伏。人們會根據節氣的不同搭配飲食,從而能更好的排出體內的濕氣或濁氣,以此達到養生的目的。而小孩在中伏的時候也要注意飲食搭配,那么,中伏小孩吃什么呢? 中伏小孩吃什么1. 面條。我國自古時候就流傳“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 五月是傳統習俗中的惡月,六月續著五月的尾,也應該要“辟惡”伏面采用新鮮小麥制成,新鮮爽口,食用后身體會出一身汗,發汗可以祛病,因此,中伏吃面條的說法也就一直延續下來了。 2. 冬瓜。中伏天可以多吃冬瓜。冬瓜具有很好的清熱效果,中伏天吃冬瓜能夠幫助清熱解暑;另外中伏天吃冬瓜還能幫助利水,去除體內的濕氣。要知道濕氣重的人在冬天可是比較容易感冒的。 3. 玉米。中伏天可以多吃玉米。玉米能夠幫助調中開胃,中伏天氣溫較高,很多人容易食欲不佳,吃玉米能夠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食欲;而且玉米同樣具有很好的降濁利尿的效果,能夠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水分,避免冬天體內濕氣過重而容易感冒。 4. 綠豆。夏季三伏天高溫,人易出汗,使機體因丟失大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導致內環境紊亂,而綠豆中含有豐富無機鹽、維生素。在高溫環境中以綠豆湯為飲料,可以及時補充丟失的營養物質,以達到“清熱解暑”的效果。 5. 蓮子。入伏后多吃蓮子可祛火,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B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腹脹者,最好少吃。 三伏天如何防止寶寶中暑1. 多喂水。因為三伏天氣溫高,寶寶會很容易排出大量的汗液,這時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份。寶寶出汗很多、煩躁不安,還很有可能引發大便干燥,所以應該給寶寶多喝一些白開水來補充體內缺失的水分,防暑脫水中暑。 2. 游泳。游泳能使人體保持體溫恒定,有利于散熱排汗,這樣寶寶就不易中暑了。最好選擇早上或晚上帶寶寶去游泳,這樣就不擔心寶寶被灼熱的陽光曬紅了。 3. 洗個暖暖的溫水澡。夏天沖個涼水澡什么的最爽了,但其實三伏天洗溫水澡更佳,水溫保持在35℃~37℃,這個溫度比皮膚溫度高,但卻比體溫低,醬紫人體散熱更快。 4. 避開高溫時段出行。可以在每天早晨或者每天傍晚涼快的時候帶寶寶出去在外面玩兒一會兒,中午特別熱的時候,最后在室內活動,如果室內溫度很高的話還可以給寶寶開一下空調,溫度只要不太低就可以,但是如果寶寶入睡了就最好把空調關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