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嬰幼兒時期,寶寶的飲食來源就是媽媽的母乳和奶粉。很多寶寶在吃母乳或者是奶粉的時候,會出現吐奶的現象,吐奶以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的,導致孩子出現嗆奶等情況,所以需要處理,那么寶寶吐奶厲害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吐奶厲害的原因有哪些1、寶寶的胃部容量非常小,如果給寶寶喂奶過多,會導致奶水回流,引起寶寶吐奶嚴重。2、由消化不良引起,寶寶年齡小,消化功能尚未健全。建議少食多餐,不要一次喂太多。3、喂養動作不當,如喂奶時過多翻動寶寶,導致寶寶吸入大量空氣。4、有感染病毒,如胃型上感引起的吐奶,同時寶寶有感冒、流涕癥狀。 5、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吐奶,吐奶嚴重同時伴有身體上的不適,如發熱、抽搐。6、外科疾病,如先先天性腸施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嚴重時伴有消瘦、大便異常。7、若寶寶的嘔吐物為褐色或綠色,可能患有食道炎,需及時到醫院醫治。8、給寶寶保暖不當,導致寶寶受涼也會產生嚴重的吐奶現象。應給寶寶熱敷和按摩肚子,避免生冷食物,可以有效緩解寶寶嚴重吐奶。 9、喂奶過快、奶量過多、兩餐間隔時間太短、奶嘴過大或過小等,都會造成寶寶吐奶嚴重。寶寶少量吐奶是正常現象,在喂奶時,媽媽們應當注意正確的喂奶姿勢以及喂奶的分量,喂奶后,輕拍其背,直到打嗝將食入的空氣吐出。提醒媽媽們給寶寶喂奶是門重要課程,寶寶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喂奶時要謹慎,防止寶寶產生不適反應。遇到寶寶吐奶嚴重的情況,要及時去醫院診治,防患于未然。 嬰兒吐奶的處理方法有哪些一、將嬰兒的上身抬高。吐奶后家長應該讓嬰兒上身抬高一些,嬰兒躺下時可以將浴巾墊在其上半身的下面,能保持上身抬高,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導致窒息。如果嬰兒是躺著時發生吐奶的,家長可以把他的臉側向一邊或者采用側臥位,讓奶順利的流出去。 二、補充水分。嬰兒吐奶后要注意觀察他的臉色和表現情況,如果吐奶后稍微休息就能恢復過來的,說明問題不大,可以在吐奶后30分鐘左右給寶寶補充些水分。如果吐奶嚴重伴隨發燒、腹瀉等現象的,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家長應該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 三、改變喂養方式。如果嬰兒經常吐奶的,家長要注意改變喂奶的頻次和數量。少量多次的喂奶,在寶寶想喝奶時將奶量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等再次餓了的時候,再給他喂一些,減量和增加喂奶的次數,可以緩解寶寶吐奶的現象。 嬰兒吐奶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如果吐奶后嬰兒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都比較正常,家長就不用太擔心,隨著嬰兒逐漸長大,他的胃呈豎直的,賁門括約肌也加強了,就不會再吐奶了,一般到七、八月齡時就會停止吐奶。如果嬰兒吐奶后有精神不振、情緒不安、發燒、肚子脹、一直睡覺等現象的,一定要及時帶寶寶看醫生,以免是由于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吐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