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寶寶在出生之后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只要拿到東西,就會往嘴里放,或是拿過東西的收也會往嘴里放,就容易使細菌進入身體,引起疾病。很多人都知道手上的細菌是比較多的,讓寶寶養成洗手習慣是比較好的解決辦法。那么,該如何給寶寶洗手才是正確的呢? 該如何給寶寶洗手才是正確的小孩正確洗手的方法是溫水適中,寶寶的皮膚比較細嫩,不適宜用太刺激的溫度,所以溫水最適合,需要注意的是給寶寶用的洗臉盆不宜過大,可以放進寶寶的小手即可,水也不宜過滿,沒過手背2厘米即可,正常情況下如果寶寶不接觸其他事物,一天洗4次手即可,如果寶寶剛玩過玩具,需要馬上洗手或是,吃飯之前,上完廁所也需要洗手。 正確的洗手方法是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的內容之一,能有效地防止腸道疾病的傳播。在與患者接觸后、觸摸眼、口、鼻前、打噴嚏或漱口后,如廁后,戴口罩前及債口罩后,接觸公共設施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公共電話后,從外面回家后等均應及時洗手。 很多家長糾結于肥皂與洗手液的選擇,其實,洗手的目的是為清潔而不是徹底的消毒,所以能夠達到清潔目的的都可以選用。建議家長,在同樣能夠達到目的的情況下,選擇成分盡量單一的產品,這樣不易給寶寶帶來不利的影響。 當我們的孩子不會洗手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做好輔導,有什么不懂的就可以及時給孩子講解,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來自于不講究衛生造成的,所以愛護衛生是我們離不開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 嬰兒洗澡正確方法幫寶寶洗澡的步驟1:先洗臉+頭發洗澡前,媽媽可先幫寶寶脫掉外衣,但也不需全脫掉,留下一件內搭衣以免著涼。然后一手抱著寶寶,另一手使用小方巾,先以清水幫寶寶洗臉,尤其要特別清洗眼睛、耳朵等處。之后,將頭發沾濕,抹上嬰兒用洗發精,輕柔地搓揉后,以清水沖干凈即可。 水溫宜為39~41攝氏度。先放冷水,然后再放熱水調試,最好用水溫表測溫度較為準確,如不具備可用大人肘部皮膚測試,以不燙為好。 在毛巾的選擇上,應選用柔軟的毛巾,因為寶寶皮膚比較嬌嫩,粗硬的毛巾或浴球容易擦傷寶寶的皮膚。為了保持皮膚的清潔,可以備用兩條毛巾,一條用來擦臉一條用來擦身子,特別是女嬰,要避免因身體部位的細菌感染到臉部。 室溫宜為26~28攝氏度,若為新生兒,則室溫宜為27~29攝氏度。如室溫不夠,可用電暖器或電熱器增加溫度。燈光不要太亮,光線要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