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藥材種類非常多,不同中藥材的功效與食用方法也各不相同。法半夏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它能夠止咳化痰。但是法半夏不能夠與烏頭等藥材在一起食用,否則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副作用。其實關于法半夏,很多人是不太了解的,一起來深入看一看法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吧。 法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法半夏可用于痰多咳嗽:半夏性燥而功能化痰,其所化之痰,以脾不化濕,聚而成痰者為主,為治濕痰的要藥,適用于痰濕壅滯、咳嗽氣逆等癥,常與陳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與貝母配伍應用。因其性溫,故又可用治寒痰,宜與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熱痰與風痰,治熱痰可與瓜蔞、黃芩等配伍;致風痰,宜與天南星等同用。 法半夏可用于胸脘痞悶,胸痹,結胸等癥:半夏功能辛散溫通、化痰、燥濕,故可用于痰內阻、胸脘痞悶病癥,可配陳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熱互結,有可配黃芩、黃連、干姜等同用,可收辛開苦降、散結除痞的功效(如半夏瀉心湯)。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蔞、薤白等同用;治結胸癥可與瓜蔞、黃連等同用。 法半夏可用于癭瘤瘰歷、瘡瘍腫痛、梅核氣等癥:半夏又能化痰散結,可用以治療痰濕結聚所致的癭瘤、瘰歷痰核、陰疽腫痛,或痰氣互結的梅核氣等病癥。用治癭瘤瘰歷痰核,可與海藻、黃獨、貝母等配用。癰疽未潰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調醋外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用治梅核氣,可配厚樸、紫蘇等同用。用于胃氣上逆、惡心嘔吐:半夏有良好的降逆止嘔功效,可用于多種嘔吐癥候,在使用時應根據不同的癥狀而予以不同的配伍。如治胃寒嘔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熱嘔吐可配合黃連、竹茹等藥;治妊娠嘔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虛嘔吐,可配人參、白蜜同用。 半夏的副作用及禁忌半夏又名:三葉半夏;半月蓮;三步跳;地八豆;守田;水玉;羊眼。半夏為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塊莖毒性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對口腔、喉頭、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強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則燒痛腫脹、不能發聲、流涎、嘔吐、全身麻木、呼吸遲緩而不整、痙攣、呼吸困難,最后麻痹而死。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永久失音者。重要:治療半夏中毒,用生姜搗汁服下,其毒解。 宜忌配伍:《本草經集注》:“射干為之使。惡皂莢,畏雄黃、生姜、干姜、秦皮、龜甲。反烏頭。”《藥性論》:“忌羊血、海藻、飴糖。柴胡為之使。”《醫學入門》:“凡諸血證及自汗、渴者禁用。”張元素:“諸血證及口渴者禁用。孕婦忌之,用生姜則無害。”一切血證及陰虛燥咳、津傷口渴者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