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一般都是由于體內有炎癥所導致的,這可能和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有關。家長在給孩子做退燒治療前一定要給寶寶先測體溫,確認是低燒還是高燒,如果是低燒的話完全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式,這樣能最大化減少藥物對寶寶身體的損害。那么,3個月寶寶發燒怎么物理降溫? 3個月寶寶發燒怎么物理降溫1. 冰袋冷敷退燒。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柜,凍成固體后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2. 溫水浴降溫。可以給寶寶做溫水浴,泡浴時讓寶寶身體全部(頭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體溫2℃的水里,同時用溫濕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勻地搓揉,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以促進熱的散發。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鐘,擦至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稍長些。每次泡澡約10~15分鐘,約4~6小時1次,有助促進寶寶血液循環。 3. 降溫貼的使用方法。寶寶突然發燒,在送往醫院的途中可以使用降溫貼。寶寶出牙時常出現低燒或發熱的情況,此時貼于臉部牙床位置能舒緩不適感。寶寶運動后皮膚發熱或小腿過于勞累,肌肉酸疼,用它來冷敷,可以減輕疲勞,緩解酸痛癥狀。有扭傷、夾傷、碰撞等不出血的外傷時,用它來冷敷,可以有效緩解疼痛,消除瘀血、紅腫等癥狀。 嬰兒能打退燒針嗎嬰兒發熱是需要看溫度到底是多少才決定是否要用退燒藥,如果發熱溫度在38°以下的話就不需要藥物降溫了,一般采取物理降溫為主,只需要給寶寶額頭上貼上制冷貼就好,也可以用溫毛巾敷額頭,如果超過38攝氏度的話,就需要用藥物降溫了,并且最好交替使用,此時一般是口服藥物為主,不要因為不好給寶貝喂食,就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 畢竟打針的副作用要大很多,建議如果不是超過40°的不要給寶貝打退熱針,因為打針帶來的副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并且也需要和物理降溫結合起來,不能讓寶寶總是處在高燒的狀態,如果燒壞了大腦就不好了。 因為藥物都是有毒副作用的,而口服的副作用要小很多,再加上藥物主要在肝腎里面代謝和排泄,所以不僅嬰兒用藥的途徑需要注意,而且劑量也是需要注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