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是直接與寶寶接觸的用品,所以奶瓶的安全性也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像有的塑料奶瓶當中含有雙酚A,對寶寶的健康不利,而像PP材質的塑料奶瓶就是比較安全的奶瓶。對于硅膠奶瓶,媽媽們還不太了解,所以就想知道奶瓶硅膠有什么害處?

奶瓶硅膠有什么害處
硅膠奶瓶,采用液態硅膠(LSR)制成,不含雙酚A,也不會破碎,硅膠奶瓶具有優異的透明度、抗撕裂強度、回彈性、抗黃變性、耐熱老化性和耐候性,同時粘度適中、便于操作,制品透明性高,可看到模具內灌鑄材料是否有氣泡等缺陷,線收縮率≤0.1%,復制制品尺寸精密。適用于微波爐消毒方式。
相比傳統的塑料材料的奶瓶,硅膠奶瓶在安全性上比塑料的有絕對的優勢,因為塑料奶瓶在生產的時候必須要加入大量的抗氧化劑、增塑劑以及穩定劑等。這些添加劑對人體都是有害的。但是醫療級別的硅膠對人體是無害的。而且相對玻璃奶瓶來說,硅膠奶瓶不容易摔破,安全性能好。

硅膠能在-60°C到200℃范圍內保持良好的特性,在室溫25℃密封不受潮、不遇高溫可放置至少1年以上不變質。
奶瓶不含雙酚A就安全嗎
當前市場上許多塑料制品都開始貼上“不含雙酚A”的標志,宣稱可放心安全使用,這些產品大多使用與雙酚A化學結構相似的化學物質雙酚S。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研究人員讓斑馬魚分別接觸了雙酚A和雙酚S。斑馬魚是生物學研究中的一種常用動物,約80%的人類基因可在斑馬魚中找到對應基因,其發育過程與人類相似。
結果表明,類似于接觸雙酚A,接觸雙酚S會改變斑馬魚的大腦發育過程。斑馬魚胚胎接觸低劑量的雙酚A后,下丘腦神經形成會增加180%。而斑馬魚胚胎接觸類似劑量的雙酚S后,下丘腦神經形成會增加240%。下丘腦涉及攻擊性與多動行為。斑馬魚胚胎在接觸了雙酚S和雙酚A后,其長大后都出現了多動行為。

實驗中的低劑量還不到人類可接受的日接觸量的千分之一。領導研究的德博拉·庫拉施說:“這些結果真的令人十分驚訝。我們用的劑量非常、非常、非常低,我原本認為這樣低的劑量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庫拉施指出,盡管雙酚S對人類胚胎大腦發育的影響尚需進一步研究,但這一發現再次說明,孕婦需要限制接觸含雙酚的物品。“不含雙酚A”的產品并不一定比含有雙酚A的產品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