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癥狀
收藏漿細胞性乳腺炎多發生于30~40歲左右的非哺乳期婦女,常以乳房腫塊、乳頭溢液為首次就診癥狀,且多數為唯一體征。腫塊多位于乳暈深部,急性期較大,亞急性期及慢性期縮小成硬結。乳頭溢液多為淡黃色漿液性或混濁的黃色粘液,血性溢液少見。可有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但質軟、壓痛明顯;其炎癥反應也可以導致乳頭回縮和乳暈區皮膚橘皮樣變。也可以出現腫塊軟化而成膿腫,破潰后久治不愈者形成通向乳管的瘺管或形成竇道。
根據病程,漿細胞性乳腺炎可分為三期;①急性期:約兩周,乳房腫塊伴有疼痛,腫脹、皮膚發紅等急性乳腺炎的表現,但全身反應輕,無明顯發熱;②亞急性期:約3周,炎樣癥狀消失,出現乳房腫塊,并與皮膚粘連;③慢性期:經過反復發作后,乳房腫塊可縮小成硬結狀,出現1個或數個邊界不清的硬結,初期可能只有1cm大小,數月或數年后可達3~5cm以上。此腫塊多數位于乳暈范圍內,質地堅實,與周圍組織有一定固著性,并與乳腺局部的皮膚粘連,呈橘皮樣改變。也可見乳頭回縮或乳頭朝向發生改變,重者可使乳房變形。有的可觸及腋下腫大淋巴結。以上表現臨床上易和乳腺癌相混淆。少數患者乳暈處或附近皮下起小膿腫,切開或破漬后不易愈合,可形成瘺管和竇道,長達數年。
相關詞條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病因 |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檢查 |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治療 |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飲食 |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預防